老年人帕金森疊加綜合征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和路易小體形成為特徵那麼老年人帕金森疊加綜合征危害有哪些呢?臨床表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等。 由James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 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000/10萬, 隨年齡增高, 男性稍多於女性。
1、靜止性震顫常為首發症狀
多由一側上肢遠端開始, 手指呈節律性伸展和拇指對掌運動, 如“搓丸樣”動作, 頻率為4-6次/秒, 靜止時出現, 精神緊張時加重, 隨意動作時減輕, 睡眠時消失;可逐漸擴展到同側及對側上下肢,
2、肌強直
肌強直表現屈肌與甚肌張力同時增高, 如關節被動運動時始終保持阻力增高, 稱為“鉛管樣強直”;如肌強直與伴隨的震顫疊加, 檢查時可感覺在均勻阻力中出現斷續停頓, 稱為“齒輪樣強直”。 肌錐體束受損時肌張力增高或痙攣不同, 後者表現被動運動開始時阻力明顯, 隨後迅速減弱, 如同打開水果刀的折刀樣感覺(折刀樣強直), 常伴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征。
3、運動遲緩
表現隨意動作減少、主動運動緩慢;面部表情呆板, 常雙眼凝視、瞬目少, 笑容出現和消失減慢, 如同“面具臉”。 由於肌張力增高、姿勢反射障礙使起床、翻身、步行、變換方向等運動緩慢;手指精細動作如系鈕扣或鞋帶困難;書寫時越寫越小,
4、姿勢步態異常
由於四肢、軀幹和經部肌強直使患者站立時呈特殊屈曲體姿, 頭前傾, 軀幹俯屈, 肘關節屈曲, 腕關節伸直, 前臂內受, 髖和膝關節略彎曲。 早期走路拖步, 起步困難, 邁步前身體前傾, 隨病情進展呈小步態, 行走時自動擺臂動作消失, 軀幹與經部僵硬使轉彎時用連續小步。 由於姿勢平衡障礙導致重心不穩, 晚期由佐位、臥位起立困難;行走呈慌張步態, 邁步後以極小的步態前沖, 愈走愈快, 不能立刻停步, 下坡時更明顯。
5、其他症狀
反復扣擊眉弓傷患產生持續眨眼反應、正常人反應不持續。 可有眼瞼陣攣(西和的眼瞼輕度顫動)或眼瞼痙攣(眼瞼不自主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