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要從嬰兒期就開始運動,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都不會走路如何運動呢?這時就要爸爸媽媽來幫幫小寶寶的忙啦。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嬰兒在不同月齡的運動方法, 一起來看看吧。
嬰兒不能靠自身的力量做較大幅度的動作時, 由父母把著孩子的手、腳做動作, 對嬰兒來講就是被動運動。 當父母把著孩子的手、腳運動時, 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撫愛, 產生愉快的情緒。
從生理上來說, 孩子剛出生後, 還保持著胎兒的姿勢, 並且成為習慣。 其姿勢象蜷屈的小動物一樣:屈體、盤腿、收腹、彎腰、團背等。
嬰兒不同月齡的運動方法
嬰兒滿月後, 大人即可抱孩子到室外活動--“散步”, 每天5-10分鐘。 嬰兒“散步”時可改善肌體的氣體交換狀況, 使體內血氧含量增多, 有助於其健康發育。
2~4個月時, 家長應讓孩子適應四肢運動。 讓嬰兒平臥, 先將其兩上肢交叉伸屈, 再將下肢交叉伸屈, 每一動作重複2~3次, 鍛煉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4~6個月時, 是孩子開始練習翻身運動的時候。 家長可握住嬰兒雙腳, 將其身體左右翻轉。 嬰兒翻身尚不自如時, 可一手持其腳, 一手持其上身幫助翻身。
6~8個月時, 是孩子開始練習爬行運動的時期。
8~10個月時, 應開始獨自站立的準備運動。 讓嬰兒俯臥, 將兩腳提起, 再慢慢地放下。 這樣重複多次, 以鍛煉上身及腕部力量。
10~12個月時, 應開始步行的準備運動。 讓嬰兒蹲著或跪著, 拉住嬰兒雙手, 使其立起, 這樣重複多次, 以鍛煉其下肢肌肉。
嬰兒運動有好處, 家長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