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有的時候由於我們的飲食不衛生或者消化不良並受涼之後, 都會引起我們的腸胃不適, 導致急性腸炎出現。 一般情況下急性腸炎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痢疾, 往往患急性腸炎之後, 總是拉肚不止, 嚴重的話甚至帶有便血, 引起身體脫水, 直至昏厥。 那麼急性腸炎應該吃什麼才能對病症好呢?
1.急性腸炎患者飲食以少油、少纖維質為主。 在發病初期只能進食清淡流食如濃米湯、淡果汁、麵湯、熱茶, 以資解渴。
2.排便次數減少後, 可喝些肉湯(去油)、牛奶、豆漿、蛋花湯汁等流質飲食。 以後可逐漸給以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質飲食,
3.腹瀉如完全停止, 就可增加蛋羹、魚片、碎嫩瘦肉、菜泥等軟食品。 即使食欲旺盛也只能採用少量多餐次的進食方法, 而且每餐食物的總量也不宜過多, 以利消化。
4.如腸道發酵作用過強時, 可吃含有蛋白質及少量脂肪的食物如乳類、蛋類、豆漿、豆腐等;少吃糖類, 因糖類易發酵、產氣。 如腸道腐敗作用很強時, 可吃澱粉類食物如馬鈴薯、芋頭、米、麵粉等;少吃容易引起腸內腐敗作用的肉、蛋、魚類以及豆類等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5.每天應給以大量含維生素C的飲料如鮮桔汁、番茄汁。 有條件的給予強化維生素C的果汁, 則更為理想(即在果汁中加入維生素C片劑的飲料)。
6. 禁忌酒類、咖啡、肥肉、冷茶、汽水、堅硬及多纖維的蔬菜、水果等。
通過上邊的介紹我們知道了急性腸炎患者應該吃什麼才是對病症有好處的。 雖然上邊介紹的方法都能夠有效緩解急性腸炎, 但是一旦患這種疾病的話, 還是要及時地到醫院進行就醫, 避免出現脫水現象。 所以為了避免患急性腸炎,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膳食, 不要吃過期變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