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指出, 中醫觀點的腸為大腸、直腸及肛門, 負責排除體內的廢物及毒素、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並運化為津液, 腸功能差者除了容易便秘、肥胖, 皮膚也會乾燥、暗沉。
嚴重則可能因毒素長期累積過多而引發大腸癌, 除了吃高纖食物及喝足量水, 使腸道正常運作外, 也要培養運動習慣, 每週至少3天, 每次15分鐘以上, 有助刺激腸胃蠕動。
攝取足夠纖維質
每天至少吃5份蔬果, 纖維質多的蔬菜4份、水果1份, 水果以香蕉、木瓜等的通腸利便效果較好, 蔬菜1份為煮熟半碗或生菜1碗, 水果1份為1拳頭大小, 3餐主食最好用糙米、五穀米等高纖穀類取代白米,
起床後喝溫開水
早上起床後喝杯約500c.c.的溫開水, 有助喚醒腸胃、補充睡眠時流失的水分, 溫度較體溫略低、微帶溫熱感即可, 每天的水分攝取量則約需2000c.c., 使腸胃機能正常運作及促進新陳代謝。
抹茶杏仁飲潤腸
抹茶粉及杏仁粉具滑腸利便、瀉大腸火氣功效, 也能促進代謝、滋潤皮膚, 茶飲做法為取抹茶粉及杏仁粉各20克, 加500c.c的熱水沖泡、拌勻後即可飲用, 每天1杯, 可天天喝。
荷葉決明茶清熱
將荷葉、生決明子與甘草搭配, 可潤腸通便、消脂清熱、益氣, 改善腹部滿脹情況, 取荷葉、生決明子各3克及甘草10片, 加300c.c.熱水燜泡5分鐘後飲用, 每天1杯, 可天天喝。
少吃油膩加工品
炸雞、五花肉等高油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