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易經》的陰陽理論, 我們受到啟發, 陽氣才是生命的動力和源泉。 我們要想永葆健康, 必須堅持不懈的保養與延長我們的陽氣, 對抗陰氣的生長, 從而使陽氣始終處於旺盛的狀態。 這就是《易經》這部玄妙與智慧之書告訴我們的養生真諦。
太極生命鐘的三個重要的啟示的一條是, 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護好我們的陽氣。 如果沒有保護好, 我們就會出現陽虛。 因為氣為陽之始, 陽為氣之末。 氣, 是陽氣的這個間斷性的劃分。 這個氣, 如果你不保養好, 也就是氣虛, 它就損害我們的陽, 就會發生陽虛,
測一測, 你屬於陽虛嗎?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 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白胖, 肌肉鬆軟, 不健壯。
常見表現:容易怕冷, 手腳不溫, 喜歡吃溫熱的飲食, 對冷的飲食比較抗拒, 精神不振, 睡眠偏多, 面色慘白, 口唇顏色較淡, 毛髮容易脫落, 大便稀薄, 小便清長心理特徵:性格一般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多為寒證的疾病, 比如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冷天氣、耐夏不耐冬, 容易感受濕邪。
陽虛體質如何調理
1、精神調養
陽氣不足的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 如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
2、環境調攝
此種人適應寒暑變化之能力差, 稍微轉涼, 即覺冷不可受。 因此, 在嚴寒的冬季, 要“避寒就溫”, 在春夏之季, 要注意培補陽氣。 “無厭於日 ”, 有人指出, 如果能在夏季進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 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 可以大大提高適應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 因為夏季人體陽氣趨向體表, 毛孔、腠理開疏, 陽虛體質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 睡眠時不要讓電扇直吹;有空調設備的房間, 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不要過大, 同時避免在樹蔭下、水亭中及過堂風很大的過道久停, 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 只圖一時之快, 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癱等中醫所謂的“風痹”病的發生。
3、體育鍛煉
因“動則生陽”, 故陽虛體質之人, 要加強體育鍛煉, 春夏秋冬, 堅持不懈, 每天進行1~2次。 具體專案, 因體力強弱而定, 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和各種舞蹈活動等, 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氣浴, 強壯衛陽。 氣功方面, 堅持做強壯功、站樁功、保健功、長壽功。
4、飲食調養
應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 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 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 夏日三伏, 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湯一次, 配合天地陽旺之時, 以壯人體之陽, 最為有效。
5、藥物養生
可選用補陽祛寒、溫養肝腎之品, 常用藥物有鹿茸、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蓯蓉、補骨脂、胡桃、杜仲、續斷、菟絲子等,
“氣海一穴暖全身”, 意思是說氣海穴有調整全身虛弱狀態, 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找到肚臍, 氣海在肚臍下1.5 寸, 大約二指寬的地方, 和肚臍相對的這個點, 這就是氣海穴, 但是這個穴位的按摩比較特別, 要像這樣做, 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來揉, 揉的力量要適中, 每天揉一次, 每次1到3分鐘。 您如果不是陽虛體質同樣可以經常按摩這個氣海穴, 它可以強壯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