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氣候炎熱, 有些嬰兒常會出現發熱、哭鬧、煩躁、睡眠不安等症狀, 可是到醫院檢查一切正常, 服藥也無確切療效, 究其原因, 是由於嬰兒體內缺乏水分所致。 醫學上將這種情況稱之為“脫水熱”。 夏季嬰兒為什麼會出現脫水熱呢?
這是因為水是人體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 新生兒體重的80%是水, 嬰兒體重的70%是水。 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各種物質的代謝, 都需要水的參加。 比如, 食物的消化、吸收要靠各種消化液、消化酶, 它們的產生都離不開水;營養物質及氧的運輸是靠血液完成的, 血液中的大部分是水;正常體溫的調節,
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150毫升, 2歲以上的孩子至少也要100毫升。 這些需要的水分除由進食供給外, 還需要另外補充。 夏天氣溫高, 嬰兒排出大量的汗液, 需要比其它季節補充更多的水。 據測定, 體溫每升高1℃, 體內的水分就要蒸發掉10%。 這時如果不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 就會發生脫水而發熱, 嚴重者甚至發生中暑。
由於嬰兒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 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差, 抵抗力弱, 加上又不會說話,
那麼, 如何鑒別寶寶是否缺水呢?可注意觀察他們的睡眠與排尿情況。 發現嬰兒未到餵奶時間就哭鬧不停, 睡眠不安或排尿次數明顯減少, 而且排尿量多, 同時還伴有發熱、口唇乾燥、情緒煩躁等症狀, 那就可能是因缺少水所致的脫水熱。 這時就要及時給嬰兒喂水, 最好在兩次餵奶中間喂些0.5%的淡鹽開水, 非母乳餵養的嬰兒在夏季更應多喂些淡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