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
這是美國科學家首次針對非白人女性患糖尿病的風險展開的兩項研究。
兩項研究結果均顯示:進食精製碳水化合物食物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其中一項發表在《內科醫學檔案》雜誌上的報告顯示,
常吃高纖維食物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兩項研究報告均採用“食物GI值(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這一指標。
GI理論認為,
部分GI值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例如蔗糖和白米等精製穀物,
可能會導致人體血糖含量驟然升高,
然後再迅速降低,
破壞人體通過利用胰島素和處理糖分的能力。
常吃白米風險增加78%
在其中一項研究中, 納什維爾範德比爾特大學的拉奎爾?維裡嘉斯博士及其研究小組, 對6.4萬名華人女性展開平均為期五年的追蹤研究, 記錄她們的日常飲食和其他生活習慣。
在研究過程中, 有1608名華人女性患了糖尿病。 其中研究資料顯示, 常吃高GI值食物, 以及白米、白麵包和麵條的華人女性患病幾率更高。 其中每天吃超過300克白米的華人女性, 患糖尿病可能性比每天吃200克以下白米的華人女性高出78%。
建議多吃全穀類食物
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蘇普裡亞?克裡什南表示, 在日常食譜中增加纖維含量,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
血糖生成指數是指某種食物升高血糖效應與標準食品(通常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應之比, 指人體食用一定食物後會引起多大的血糖反應。
高GI的食物, 如糖、甜食和白米等精製糧食, 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 葡萄糖釋放快, 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 也就是血糖升得高;低GI食物, 如蕎麥、燕麥片、玉米麵等雜糧、大豆及豆製品和蔬菜, 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 吸收率低, 葡萄糖釋放緩慢, 葡萄糖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