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丙肝作為一種日益多發的疾病,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 對於丙肝我們應該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為了加深大家對丙肝的認識,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有關丙肝診斷方面的資訊。
1.流行學病史:密切接觸史及輸血或血製品注射史等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
2.實驗室檢測: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抗-HCV:利用體外的各種HCV重組蛋白, 已建立多種抗-HCV檢測, 第一代ELISA為 5-1-1和C-100作抗原, 第二代ELISA增加了C22和C33蛋白, 其靈敏度較第一代提高10%~30%, 一般抗-C22出現最早, 也最為常 見, C22免疫原性較好,
由於IgG抗體出現較晚, 甚至HCV感染後1年才出現陽性, 亦不能估計病毒複製狀態, 因此Quiroga等於1991年檢測IgM抗-HCV, 以後 相繼亦有報告, 目前認為, IgM抗-HCV在急性肝炎的檢出率比IgG抗體略有提高, 在自限性經過病例中, IgM抗-HCV消失, 而在慢性化病例仍陽性, 提示IgM抗-HCV可作為演變為慢性的指標, 對指導抗病毒治療有一定的價值。
重組免疫印跡法檢測HCV抗體:第一代ELISA法建立不久, 為排除ELISA檢測抗-C100假陽性, Chiron公司提供了確證試驗用的免疫印跡試驗, 也稱第一代RIBA, RIBA的特異性較ELISA法有所提高, 但敏感性卻明顯下降, 目前已建立了第二代,
HCV抗原的檢測:Krawczynski等從感染HCV的黑猩猩或病人血清中提取IgG組分, 用異硫氰酸螢光素標記後作為探針, 用直接免疫螢光法檢測肝組織內HCV抗原, 作者檢測4只急性和3只慢性丙型肝炎黑猩猩肝組織, HCV抗原均為陽性, 用阻斷試驗和吸附試驗證明, 肝細胞內HCV抗原與 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有關, 該抗原是HCV感染的一種特異性形態標誌, 可作為HC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方法之一, 此外還可用免疫組化ABC法檢測肝組織內 HCV抗原。
HCV RNA的檢測:HCV感染時, 血清中病毒含量極低, 用常規的分子雜交技術難以檢測出HCV RNA, PCR技術是目前分子生物學領域中靈敏度最高的一項檢測技術, 已用於HCV RNA的檢測, 該法是判斷HCV感染有無傳染性的最可靠指標,
3.肝活體組織檢查光鏡和電鏡檢查, 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病應與中毒性肝炎, 膽囊炎,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鉤端螺旋體病, 流行性出血熱, 脂肪肝, 阿米巴肝病等引起的血清轉氨酶或血清膽紅素升高者相鑒別, 淤膽型肝炎應與肝外梗阻性黃疸相鑒別。
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丙肝的診斷有了一定的瞭解, 對於任何一種疾病, 只有在診斷正確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因此, 瞭解丙肝的診斷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