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不吃食物也不會餓死癌症

饑餓療法容易讓人死於感染

民間所謂“發物”也是食療理論的產物, 認為吃了雞蛋、蝦蟹等“發物”後會讓腫瘤增大。 吳偉東說, 有些食物確實不適宜腫瘤病人多吃, 例如辛辣食品可刺激患者的咽喉與胃部, 從而影響營養的吸收;鹹酸菜、鹹魚等醃制食品含有較多亞硝酸鹽, 可誘發基因突變而導致腫瘤發生;高溫油炸的食品可導致蛋白質變性, 長期蓄積在人體中也不利於疾病康復。

然而, “發物”絕不僅限於上述幾種食物。 有的患者給自己列出一串長長的“發物”名單, 它們可以是任何食物, 沒有規律可循。

盤點下來, 患者能吃的只有白粥。 更為極端的是饑餓療法、“辟穀”禁食療法等。 這些療法並不能抑制腫瘤的發展, 而腫瘤本身是消耗大量營養的, 患者本來就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嚴重的營養不良被稱為“惡液質”, 患者生命朝不保夕。 這時, 如果再限制營養的攝入, 難免影響身體的免疫力, 患者無法抵禦細菌病毒的侵入——很多患者並不是死于腫瘤本身, 而是死於感染。

營養均衡是唯一原則

近年來不少科學研究認為, 食物與癌症之間沒有太大關係, 例如多吃蔬菜和粗纖維食物實際上不能預防結腸癌。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 癌症患者的飲食和普通人是一樣的, 需要把握的原則只有一個:營養均衡。 舉例說, 中醫提倡的清淡飲食其實就是以吃素為主,

排斥肉類,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因為攝入的都是植物蛋白, 不能取代動物蛋白, 導致了營養不均衡。 ”

有些“發物”反而有益

從醫學的角度看, 有些“發物”不但無害, 反而有益。 吳偉東稱,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對傷口癒合、軟組織再生有益;研究發現, 蝦蟹食品含有高蛋白, 可提高血漿滲透壓, 能減少肺癌症患者者的胸水, 對腹水也有類似作用;營養豐富的食品對改善晚期腫瘤病人的惡液質狀態也有益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