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偏方>正文

日常解酒小驗方

葛花解酒醉, 煩渴 取本品10~15克, 煎服;若預防酒醉, 可煎湯代茶。 治飲酒太過, 嘔吐痰逆, 頭痛心煩, 胸膈痞塞, 手足顫搖, 小便不利, 大便泄瀉。 以葛花解酲湯(《蘭室秘藏》)治之。 木香1.5克, 人參4.5克, 豬苓4.5克, 茯苓4.5克, 橘皮4.5克, 白術6克, 乾薑6克, 神曲6克, 澤瀉6克, 青皮9克, 砂仁15克, 白豆蔻15克, 葛花15克。 煎服。 葛花系葛藤的花, 始載于《名醫別錄》。 其性涼味甘, 入脾、胃經, 能解酒止渴。

白豆蔻解酒毒 用量3~10克, 不宜久煎, 常與砂仁、厚樸、陳皮等藥同用。 白豆蔻始載於《本草拾遺》其性溫, 味辛, 入脾、胃經。 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 治濕阻氣滯、胸悶腹脹、胃寒腹痛、宿食不消、呃逆、嘔吐等證,

《本草綱目》有解酒毒的記載。

高良姜解飲酒太過, 身寒嘔逆 取本品10~15克, 煎服。 若寒甚, 可與法半夏、生薑、香附同用。 高良姜始載于《名醫別錄》, 味辛性溫, 入脾、胃經。 具有散寒止痛, 溫中止嘔的功效。 《大明本草》有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 解酒毒, 消宿食的記載。

淡竹葉解酒熱煩渴, 小便不利 可用本品30~50克, 煎服;或與菊花、薄荷同煎, 當茶飲可預防酒醉。 淡竹葉始載於《本草綱目》。 其性寒味甘淡, 入心、胃、小腸經, 有清熱除煩、利尿的作用, 可治熱病煩渴、口舌生瘡等證。

丁香解飲酒所致嘔吐、身寒等症 可單用, 或與人參、生薑、法夏、柿蒂配用。 預防酒精中毒, 可用本品3~5克, 泡茶飲。 丁香始載於《藥性本草》, 性溫味辛, 入脾、胃、腎經。

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之功效, 常用於胃寒所致嘔吐、呃逆及腎虛陽痿等證。 《大明本草》有治冷氣、殺酒毒的記載。

蘆根解酒熱煩渴、嘔穢 可用本品30~60克, 煎服。 或用蘆根飲:蘆根15克, 竹茹9克, 粳米50克, 生薑5片, 水煎, 當茶飲。 蘆根始載于《神農本草經》, 其性寒味甘, 入肺、胃經, 具有清熱生津、止嘔、利尿的功效, 用於治熱病煩渴、胃熱嘔穢、肺熱咳嗽等證。 《新修本草》謂其能療嘔逆, 不下食, 胃中熱等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