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法。 推法是用拇指、魚際或手掌在皮膚、經絡或穴位的體表做前後、上下、左右推動。 推寸可以輕浮于皮, 也可以深及筋骨, 需要根據病情而決定用力大小。 推法有順推和逆推之分, 順推為補, 逆推為瀉。 推時力度要由小到大, 由輕到重, 頻率以每分鐘50 - 150 次為宜。
推法具有行氣活血、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等作用。 用於治療股骨頭壞死時多作為手法開始的誘導或手法結束時的調理。
拿法。 拿法是指用手指提起肌肉、筋脈的一種方法。 分別有三指拿、四指拿和五指拿等。 提拿時用力的方向與肌腹垂直。
拿法屬於泄法, 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 在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中可拿髖關節周圍的肌肉, 緩解肌肉痙攣。
按法。 “按者, 謂以手往下抑之也。 ”就是用手指、手掌、肘、足、膝等部位觸壓於病變部位或穴位上, 徐徐用力往下按壓, 持續片刻後慢慢放鬆。 也可一按一松地間斷按壓。 按壓時患者感到酸脹;麻木為度。 用手指或手掌按壓時, 可將另一手掌重疊壓於其上, 以增加按壓的力量, 但對老年人和體弱的人應力量適中, 以防止造成骨折、脫位等損傷。
按法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解痙止痛的作用,
摩法。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病變部位或沿經絡的走行部位做來回的直線或旋轉運動。 摩法作用表淺, 用力較小, 頻率有快慢之分。 慢摩的頻率一般為每分鐘30 -60 次;快摩的頻率為每分鐘100 - 120 次。
摩法具有鎮靜安神、溫經散寒、解痙止痛的作用。 快摩為泄, 慢摩為補, 根據病情虛實、體質選擇使用, 可用於治療股骨頭壞死造成的髖部肌肉僵硬和痙攣時作為整套手法的開始和結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