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 漸漸的, 媽媽們會訓練寶寶自己吃飯而不再親自餵食, 這時候一定要好好讓寶寶自己練習, 而不能讓寶寶一直依賴餵養習慣。 但是訓練過程中, 也有很多問題出現, 媽媽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問題1:孩子出現不耐煩的反應, 怎麼辦?
答:其實父母最好特別安排一段時間來訓練孩子自己用餐, 換句話說, 也就是請給孩子一段充分的時間學習如何自己進食。
假使你期望孩子能夠速戰速決, 而把用餐時間安排得太緊湊、太倉促的話, 那麼當孩子把餐桌搞得一團亂、又把衣服弄髒時,
所以當孩子感到不耐煩時, 請馬上停止孩子的進食, 先好好安撫他的情緒, 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 再讓他繼續用餐。
問題2:孩子出現拒吃的情形, 怎麼辦?
答:由於4~5個月大的嬰幼兒還停留在喜好吸吮的時期, 他們並不喜歡咀嚼的動作, 所以父母必須先幫孩子做心理建設。 若是引導無效的話, 通常是因為孩子大過固執, 最常見的就是孩子用緊閉嘴巴來表示抗議。
不過, 這類抗議通常無法持久, 因為嬰幼兒對於饑餓的忍耐度十分有限。 父母只要除了正餐以外, 不餵食孩子任何其他食物, 等用餐時間一到, 他感覺到肚子餓, 自己便會要求進食,
問題3:孩子吃著吃著, 突然吞咽困難, 怎麼辦?
答:請父母觀察孩子平時是否常容易發生口齒不清的情形, 或者是時常有嗆到的現象, 如果經常發生以上兩種狀況, 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腦部發育或是咀嚼肌肉出現問題。
此時, 父母應帶孩子就醫診視, 請耳鼻喉科的專科醫師先做初步評估, 之後再轉診到適當的相關科別進一步詳細檢查。
問題4:孩子進食量不如預期, 怎麼辦?
答:請父母一方面先觀察孩子的進食情形, 另一方面也要瞭解孩子的情緒和身心發展是否已經適合進行吃飯訓練, 由此找出孩子食欲不佳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挑食, 像是青椒、茄子、洋蔥等食材最不受小朋友的歡迎,
1 可以利用孩子的喜好去引導他接受不喜歡的食物。 例如, 吃一塊青椒就可以蓋一個乖寶寶獎章。
2 改變烹調方式。 例如, 將孩子不喜歡的食材剁碎, 和孩子喜歡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調。
3 利用營養替代品。 例如, 孩子不喜歡吃牛肉, 而牛肉和豬肉都同樣富有蛋白質, 那麼就以豬肉代替牛肉。
在訓練寶寶自己吃飯的過程中, 肯定會有很多問題產生, 媽媽們要細心觀察到底是哪些問題, 然後用適當的方法再進行引導, 千萬別用強迫的手段。 相信寶寶很快就能自己吃飯而不再依靠媽媽的餵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