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腫瘤早期的患者一般缺乏明確的特徵性症狀, 容易與消化性潰瘍症狀相混淆, 如上腹部不適、輕度食後飽脹、消化不良、心窩部隱痛等症狀, 引不起患者的重視, 吃些胃藥應付一下。 一直到吞咽困難加重始促使患者就醫。
早期賁門腫瘤的患者並無陽性體征, 中晚期患者可見貧血、低血漿蛋白、消瘦甚至脫水。 如果腹部出現包塊、肝大、腹水征、盆腔腫物(肛門指診), 都系不適於手術的象徵。
預防賁門腫瘤的水果
賁門腫瘤早期晚期症狀的病發緊張與飲食因素有關, 因此要對飲食習慣多加注意, 不能掉以輕心,
獼猴桃:含豐富的維生素, 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之高是橘子的4-12倍, 是蘋果的30倍、葡萄的60倍。 議決比年的研究證實, 賁門腫瘤術後飲食護理獼猴桃中含有一種具有阻斷人體內治腫瘤的“亞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質, 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
梨:能生津、潤燥、賁門腫瘤術後飲食護理清熱、化痰。 古代醫家多用之於食道腫瘤、賁門腫瘤和胃腫瘤。 如《滇南本草》雲:“治胃中痞塊食積。 ”《本草求 原》也曾介紹:“治學業衰少, 漸成噎嗝;梨汁同人乳、蔗汁、蘆根汁、童便、竹瀝服之。 ”《聖濟總錄》中另有一便方:“治反胃轉食, 藥物不下;大雪梨1個, 以丁香15粒刺入梨內, 濕紙包四五重, 煨熟食之。 ”由於裡所含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等都具有肯定的防腫瘤抗腫瘤作用,
杏:適宜多種腫瘤症患者食用。 據研究, 杏是維生素B17含量最豐富的果品, 而維生素B17是極為有效的抗腫瘤物質, 對腫瘤細胞具有殺滅作用。 有報導稱, 美國用維生素B17治療腫瘤症, 一樣平常經治療的250例患者中, 有248人得救, 至今已用維生素B17挽救了4000名晚期腫瘤症患者的生命。
賁門腫瘤的早期症狀另一種始發症狀是上消化道出血, 表現為嘔血或是柏油便。 根據出血的嚴重程度或伴隨虛脫休克, 或表現重度貧血。 此種情況的發生率約占患者的5%。 由於缺乏梗噎症狀, 此種患者易被誤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 由腹部外科醫師手術,
也正是因為多數系急診手術, 各方面準備不夠充分, 這類患者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 療效不良。 晚期病例除了吞咽困難, 還可出現上腹和腰背的持續隱痛, 表明腫瘤瘤已累及胰腺等腹膜後組織, 是為手術的禁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