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團塊完全堵塞聲門或氣管引起的窒息, 俗稱“噎食”, 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 近年來屢有報導。 美國每年約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 占猝死病因第六位。 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誤診為“餐館冠心病”而延誤了搶救時機。 阻塞氣管的食物常見的有肉類、芋艿、地瓜、湯圓、包子、豆子、花生、瓜子、紐扣等。
老年人易發生氣管食物阻塞, 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發生噎食呢?這是因為:一、咀嚼功能不良, 大塊食物尤其是肉類, 不容易被嚼碎;二、在飲酒過量時, 容易失去自控能力;三、老年人患食管病者較多,
噎食的發生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1、進食時突然不能說話, 並出現窒息的痛苦表情;
2、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頸部或胸前, 並用手指口腔;
3、如為部分氣道阻塞, 可出現劇烈的咳嗽, 咳嗽間歇有哮鳴音。
老年人預防噎食, 除了及時治療各種誘因疾病之外, 還應注意做到“四宜”:食物宜軟、進食宜慢、飲酒宜少、心宜平靜。
有80%的人噎食發生在家中, 病情急重。 搶救噎食能否成功, 關鍵在於是否及時識別診斷, 有否分秒必爭地進行就地搶救。 如搶救得當, 可使50%的病人脫離危險。
美國學者海姆裡斯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
海氏法還可以用來自救。 如果發生食物阻塞氣管時, 旁邊無人, 或即使有人, 病人往往已不能說話呼救, 病人必須迅速利用兩三分鐘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時間自救。 此時可自己取立位姿勢, 下巴抬起, 使氣管變直, 然後使腹部上端(劍突下, 俗稱心窩部)靠在一張椅子的背部頂端或桌子的邊緣, 或陽臺欄杆轉角, 突然對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壓力, 也會取得同樣的效果——氣管食物被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