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陰平陽秘-養生補瀉防疾病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就是說人體最好的狀態就是陰平陽秘, 陰不過多, 陽也不過多, 陰陽相和。 陰陽不和諧是引發疾病最根本原因, 所以, 治病要調和人體陰陽, 使其陰平陽秘。

養生就是進補嗎?不是的!養生除了進補一定的食材或者中藥材之外, “瀉”也是很重要的。 中醫講究內在的平衡, 以及體內濁物的排泄, 因此, 養生不僅要重視進補, 而且也要學會排出體內或心理的濁物。

一般認為養生需要“補”, 其實“泄”也是養生不可或缺的方式。 醫學專家建議養生莫忽略了生理、心理和生理心理交融之三“泄”。

生理之“泄” 打噴嚏、流眼淚、淌鼻涕、吐痰、出汗、呼氣、大小便等均是。 體內毒素、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 皆可由此泄出。 因此, 平時應多飲水, 常食粗糧與纖維食物, 定時排便, 不讓廢物滯留體內。 亦應適時沐浴理髮, 勤換衣服被褥, 不讓污垢長附肌膚。

病時流涕、咳痰、嘔吐、腹瀉、發燒發汗, 當因勢利導, 切勿盲目用藥強行遏止。 夏日不可久用空調, 以免汗液封閉在體內;冬不可久居暖室, 以免濁氣難以排出。

心理之“泄” 說話、呼叫、吟唱等均是。 悲觀失望、惱怒煩悶、驚恐憂慮等不良心情, 皆可由此泄出。

遭挫折失落時, 可向親朋敞開心扉, 在傾訴中泄出低沉之鬱;受委屈怒氣升騰時, 可到郊外田野高聲喊叫, 在長嘯中發洩不平之氣;遇難題心慌意亂時,

可找良師益友述原探因, 在交談中尋覓化解之方。

生理心理交融之“泄” 歡笑、痛哭等均是。 淒涼傷感、溫馨愛意等悲喜情感, 皆可由此泄出。

因此, 快樂時開懷大笑, 心理上抒情暢意, 於興高采烈中長精神, 生理上肢動體爽, 促新陳代謝, 強壯體質;傷心時放聲大哭, 心理上排悲泄痛, 舒緩心情, 生理上聲淚俱下, 於釋悲排毒中祛除疾病;生理上正常宣洩, 可增強內分泌系統功能, 提高免疫力, 而使身體更健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