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在脾胃,養生先養脾胃

中醫將脾胃稱之為後天之本, 為何中醫如此看重脾胃呢?因為我們想要健康地活著吃食物, 而我們吃的食物需要脾胃的消化才會被脾胃所吸收, 如果脾胃出現症狀, 就會影響食物中的營養的吸收, 最後導致身體出現狀況。 所以, 我們在保養身體時應該意識到脾胃調理的重要性。 醫學家張介賓在其著作《景嶽全書》中提出:"胃氣為養生之王……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社會環境的差異, 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工作的精神壓力大形成的脾胃病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除自然界的六淫致病以外, 自然界的污染成為脾胃病多發的又一個因素。

脾胃為後天之本, 全身的營養元素都需要脾胃的運化, 若脾胃功能受損, 則運化失常, 身體內多餘的水分無法代謝, 停聚而生濕, 生痰, 這樣會極大的影響身體內的氣血運行。

如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現代的常見病、多發病, 都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脾胃就是關乎人一生的健康。

一年分為四季, 而身體的器官與四季有著相應的動作。 春季主人體內的升發, 內應於肝, 在春季陽氣無法得到升發或是升發過度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 而肝病對脾胃造成傷害, 甚者會導致脾胃的病變。 因此, 春季想要養護肝臟, 就必須對脾胃進行調理, 在飲食上應該以"少酸增甘"原則為主, 主要是少吃酸味的食物, 而可以多吃甜味的食物。

夏季濕熱總是下雨, 長夏與脾相應, 暑熱容易與濕邪相互聯合, 侵害脾胃健康, 導致脾胃濕熱, 對我們的腸道是非常不利的。 在夏季多發拉肚子等腸道問題,

這其實也是因為脾胃出了問題。

秋季主燥, 與肺相應, 肺與脾胃同主氣, 在初秋之時, 暑濕還沒有完全消散, 脾胃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 這個時候的脾胃是最容易受傷的。

冬季天氣非常寒冷, 內應於腎, 寒冷傷腎而相應累積到脾胃上。 所以, 四季都可能損傷脾胃, 一年四季都要注意保養脾胃, 才能保證臟腑調和, 百病不生。

古代醫家經過研究表明, 調理脾胃是防病強身的重要環節。 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 如果注意對胃氣加以保護, 增長正氣, 慢性病就會慢慢康復, 即使是危重病人, 也能延長其生命時間。 醫家張仲景就提出了 "治脾胃以安五臟"的觀點, 所以很多慢性病或者長期不能治癒的患者, 如果可以很好地調理脾胃, 使五臟恢復平衡,

人體就能恢復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