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蘿蔔有助於和胃健脾

蘿蔔又名"萊菔"、"羅服", 有"小人參"之美稱。 我國在《詩經》上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 在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著錄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蘿蔔能"大下氣、消穀和中、去邪熱氣", 意思是蘿蔔有健脾和胃、調暢氣機、防病治病的效果。

蘿蔔可以說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 可以煲湯、炒菜。 紅燒蘿蔔柔嫩酥滑, 可口清爽, 能起到消食降火的功效, 有咽喉腫痛、腹脹積食、牙齦腫痛的人, 冬季不妨多吃一些蘿蔔。 做法是先將三個蘿蔔清洗乾淨, 準備小香蔥三根, 香菜三根, 醬油、食用油、糖、胡椒粉、鹽適量;將蘿蔔切成小塊, 香蔥、香菜洗淨切成碎末;先在鍋中倒入食用油,

待油燒至七成熱時, 放入蔥段煸香, 然後倒入蘿蔔塊, 並放入少許醬油, 翻炒一下, 加入少許糖, 煮沸後轉用小火煨至酥軟, 加入少許胡椒粉、鹽, 翻炒均勻即可裝入盤中, 最後放入香菜末。

蘿蔔排骨湯活血理氣、滋補腸胃,

可以應對消化不良、眩暈頭痛、胃腸蠕動緩慢的現象。 具體做法是準備排骨200克, 生薑一塊, 蘿蔔2個, 香蔥兩根, 鹽、黃酒。 先將姜切成細片, 將香蔥切成碎末。 將蘿蔔切成小塊。 將排骨洗淨, 剁成小塊放入清水鍋中大火煮沸後加入薑片、香蔥, 煮3到5分鐘取出。 然後再將排骨快放入鍋中, 加入足夠的清水, 水量應該高過排骨的高度, 放入薑片, 用大火煮沸, 然後改為文火煮;放入蘿蔔片或蘿蔔塊, 用大火煮沸後, 轉為小火煮熟後關火, 放入香蔥和少許鹽即可食用。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煲湯, 可以慢慢煨兩三個小時, 時間越久蘿蔔排骨湯越香濃, 營養越豐富。 在燉蘿蔔排骨湯時, 一開始就要把水加足, 絕對不要太少, 不然一兩個小時後湯就沒了,
中途加水營養流失, 而且影響湯的口感。

冬季喝蘿蔔葉茶能夠淨化血液、排毒養顏, 如果堅持每天喝一杯, 可預防皮膚乾燥、皸裂、生凍瘡等, 同時讓肌膚更加潤澤。 具體做法是將蘿蔔葉洗淨, 然後在晴天陽光下晾曬3到4天。 每次取30 克的蘿蔔葉放入鍋中, 加入1000毫升清水, 先以大火煮沸, 轉小火煮十分鐘, 晾涼後就能飲用了。 如果不太喜歡蘿蔔葉茶的味道, 可以在裡面放入冰糖或蜂蜜改善口感。

要注意的是, 服用人參、西洋參、生熟地、何首烏等滋補藥物時, 不能與蘿蔔同時服用, 以免藥效相反, 無法達到補益的作用。 許多人常將蘿蔔和胡蘿蔔同食, 尤其在涼菜的搭配上, 這種搭配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 應避免同時食用。 若要一起吃時,

最好以陳醋調和, 以幫助身體吸收營養。 由於蘿蔔為寒涼蔬菜, 因此脾胃虛寒的人不應該食用過多的蘿蔔, 最好不要生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