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之後還是應當積極用藥治療, 用食物來治療腹瀉僅僅是起到一種調理作用, 其治療效果往往並不特別理想。 父親後應當根據病因治療, 比如說抗感染治療的時候應當根據不同的病菌選擇不同的抗生素, 如果是因為乳糖不耐受症導致的腹瀉, 則應該積極避免吃麥類製品。 同時還應當對症治療, 對水電解質平衡積極進行糾正等。
蓮子:其性味甘澀, 具有補脾澀腸的功效, 故適宜脾虛久瀉之人食用。 選用蓮子(去心), 芡實(去殼)各60克, 鮮荷葉(手掌大)1塊, 以適量糯米煮粥, 亦可加砂糖適量服, 對脾虛便溏者尤宜。
除上述食品之外, 脾虛型腹瀉還宜吃豇豆、羊骨、白鯗、菱角、黨參、白術等;寒濕型腹瀉還宜吃丁香、豆蔻、砂仁等:濕熱型腹瀉者宜吃薏苡仁、西瓜、綠豆等;陽虛腹瀉宜多吃羊肉、狗肉、羊骨等;傷食型腹瀉宜吃山楂等:肝脾不調腹瀉宜吃木瓜、米醋等。
腹瀉可以喝點加鹽的白粥, 建議不要放肉。 肉粥會加劇腸胃負擔, 腹痛排便後, 疼痛雖緩解, 但此時腸胃因炎症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 如果吃肉菜, 會加重病情, 因此腹瀉後兩至三天內,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不妨喝點白粥, 加少許鹽。
上述介紹的食物主要是針對腹瀉之後進行必要的身體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