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聽話難溝通? 教你與孩子輕鬆交流

有的人第一次當爹當媽, 與孩子交流起來往往覺得有障礙, 許多家長會感歎, “我的孩子不聽話”, 其實孩子在思維發育的起初, 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深刻, 作為父母只有好好交流, 有效溝通, 讓孩子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才是非常關鍵的。 那麼如何與孩子有效交流呢?

給孩子選擇的權力

和孩子說話時, 盡可能讓孩子做一些選擇。 這樣, 孩子會感到我們聆聽他的意見, 尊種他的選擇。 因為我們和孩子交流, 應該是雙向的, 互動的, 而不僅僅是我們單向的說教。

主動和孩子交流

記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 我們知道孩子喜歡玩電腦, 儘管我們都對遊戲不感興趣, 但我們要不時地向孩子打聽遊戲的技巧。 這樣孩子就非常願意和我們聊天, 因為他知道爸爸和媽媽對他做的事情很感興趣。 這樣孩子和我們就沒有心靈的隔閡。

強調過程比成績更為重要

只強調孩子的成功, 也會帶來問題。 很多孩子沒有耐性把事情做好, 但同時又需要家長的稱讚。 這樣的孩子, 容易養成“走捷徑”的行為模式, 甚至採用一些不老實的方法, 但求有成果得到稱讚。 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會追求僥倖、不踏實的行事作風, 作事華而不實, 只求表面;又不能吃苦, 沒有耐性, 對事情不肯深入研究, 只要能取得效果甚至願意做違規的事。 家長對孩子使用正確的讚賞方式,

同樣可以避免孩子出現上述的性格。

幫孩子消除不良情緒

孩子有情緒時, 要先幫他消除不良情緒, 再解決問題。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憶當時的情況, 此時家長的話不是越多越好, 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 家長要用90%的時間讓孩子說事情的經過, 瞭解他的心理感受, 這個過程就是孩子發洩情緒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家長不要不懂裝懂, 不要堅持對與錯, 而要瞭解孩子的真正動機, 不要輕易下結論。

與孩子一起思考

在這個階段, 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 想各種點子, 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 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

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讓孩子得到經驗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 如果他瞭解後果, 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 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 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 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 這樣子, 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況, 就算他選擇錯誤, 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