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發燒應及時降溫 五個退燒穴你瞭解嗎?

體溫低於38℃屬於低熱, 體溫在38℃~39℃之間屬於中度發熱, 體溫在39℃~41℃之間屬於高熱。 那麼當孩子發燒的時候, 我們要如何給孩子物理降溫呢?

孩子發燒應該怎麼降溫?

多喝水:多給孩子喝水, 補充體液, 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 而且非常有效, 適合於所有發熱的寶寶。 輸液之所以被大多數家長認為效果好, 和靜脈 補充體液有很大關係。 一些孩子發熱的時候由於嗓子不舒服等各種原因不願意喝水, 這個時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 可以選擇各種果汁飲料, 當然最好的還是白開水。

溫水擦身: 用溫水擦拭全身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

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 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 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 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 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 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 溫度太低孩子不容易 接受。

降低環境溫度: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 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於退熱, 最好的環境溫 度是20℃~24℃(根據季節不同), 有利於體溫緩 慢下降。 對於小嬰兒, 特別是夏天, 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 放在陰涼的地方, 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 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 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 上升期, 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使用退熱貼:退熱貼面積很小, 退熱效果有限, 對於高熱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感覺舒服一些,

只是一種輔助措施。 冰敷由於太冷, 可能會引起孩子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 阻礙散熱。 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的患兒更不能用冰敷。

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 酒精滲透性很強, 容易通過皮膚吸收, 可能出現酒精中毒的症狀。 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 引起毛細血管收縮, 阻礙散熱。 兒童特別是小嬰兒一般都不建議採用。

多排泄: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種很好的帶走體內熱量的方法, 其實大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準備開塞露一隻, 如果孩子發熱當天或幾天沒有大便, 用一次開塞露, 排除體內積存的食物殘渣, 排泄的同時帶走熱量使高熱降低, 很多中藥就是利用這種辦法來完成退熱的,

中醫稱之為清下焦之熱或通便。 這些中藥裡 一般都含有大黃、石膏、瓜蔞、檳榔等, 使用時要慎重。

人體5個“退燒穴”有奇效

發熱多是機體正氣與外來邪氣相搏鬥, 機體免疫力較強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 但高熱(體溫在39℃以上者)時, 人體內環境失衡, 臟腑功能紊亂, 特別是小孩, 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易出現驚厥, 需要緊急處理。 那麼這五個“退燒穴”就是你的假選。

1、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 橫紋盡處, 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 合穀俗稱“虎口”, 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 曲池與合穀均屬於手陽明大腸經, 既能疏風解表, 又能清瀉陽明。 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 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

是解表退熱的要穴。 用毫針刺這3個穴, 能降體溫。 也可按摩這3個穴, 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 總督一身之陽, 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 以三棱針點刺放血, 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 配合推脊柱, 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 約推100—300次。

3、十宣穴

即十指尖, 共10個。 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 民間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 高熱時, 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出血3—5滴為宜。

刮痧療法是人們常用的民間療法之一, 對高熱也有奇效。 可以選用上述穴位進行刮痧, 也可以選背部沿督脈和膀胱經、腋窩、肘窩較大面積處,

自上而下, 先輕後重, 刮至局部皮膚出現紫紅色痧點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