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每個人都經常做的事, 但是你做對了嗎?大多數人的順序首先是洗頭, 其實特別是在冬季氣溫低, 進入浴室後, 血液會集中在上身, 先洗頭的話, 可能導致頭部血液流通不暢, 長期下來會引起疾病。
不同水溫洗澡的養生功效
1、健美強身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間的冷水洗澡, 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 使皮膚的營養得到增強。 長期堅持冷水浴的人, 皮膚嫩滑、紅潤、富有彈性, 顯示出健康之美。 冷水浴時, 血管還會把血液大量推入內臟血管, 稍停後皮膚血管再擴張, 大量血液又從內臟血管流向體表,
2、鎮靜止癢熱水澡
熱水浴的水溫在38~40℃之間, 可引起血管擴張, 促進血液迴圈, 減輕肌肉痙攣, 並具有鎮靜作用。 失眠者睡前進行熱水浴, 對睡眠有幫助, 還可減輕皮膚癢感。 熱水浴可清除皮膚上的污垢, 使毛孔、汗腺通暢, 提高皮膚的代謝能力和抗病能力。
實驗表明, 把傷寒桿菌分別種在清潔的皮膚和骯髒的皮膚上, 10分鐘後採樣化驗, 清潔的皮膚上細菌已死亡, 而骯髒的皮膚上細菌依然存在。 在醫療中, 熱水浴可用來治療慢性關節炎、骨折癒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患。
3、健肺愈傷溫水浴
溫水浴指介於冷水浴和熱水浴之間, 水溫在34℃左右的洗浴。 正常人的體溫是36。 5℃~37℃之間, 皮膚的溫度在32℃~33℃之間。 34℃的溫水比皮膚溫度略高, 但比體溫低, 用手摸有點微溫, 泡進去後, 體溫不會改變, 不會覺得冷, 也不會覺得熱。 若希望有水療的效果, 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熱水浴那樣刺激大時, 就可以選擇溫水療法。 譬如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燙傷的病人就應選擇溫水浴。
4、強身健體的冷熱交替浴
冷熱交替浴是從熱水浴開始, 熱水的溫度約在38℃~44℃之間, 洗的時間約為4~6分鐘;再進行冷水浴, 冷水的溫水在10~16℃之間, 時間約為1~2分鐘, 最後仍是熱水浴。
怎麼洗澡才正確
正確的順序是:先洗臉, 再洗身、最後洗頭。
清洗身體時, 應先洗四肢, 適應溫度, 最後洗頭, 一是可以避免冷熱交替刺激腦部血液迴圈, 二是經過一段時間熱水沖淋, 頭皮跟頭發在水蒸氣中得到充分滋潤, 更利於清潔頭皮。 洗澡時, 最好不要反鎖浴室門, 以免發生暈厥等意外時, 增加救援困難。 即使有洗冷水澡的習慣, 水溫也最好不要低於10℃。
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老人、小孩和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過20分鐘。 研究表明, 在42℃的水溫中浸泡10分鐘以上, 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 心跳次數和血壓上升, 心臟負擔增大。 飯後立刻洗澡不健康, 要在飯後1小時再洗。
洗澡的次數不應該太勤, 冬天天氣乾燥, 皮脂腺收縮, 洗澡太勤會使皮膚更幹很多人也有每天洗澡或兩天一洗的習慣, 這對皮膚不好, 夏天由於出汗等原因, 可以每天適當沖洗一下。 就算很長時間沒有洗澡也不要使勁揉搓皮膚, 這樣會損傷皮脂膜或毛細血管, 洗好用柔軟的海綿沾上沐浴露輕輕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