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只把玉米當成主食來食用, 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來講, 它還是有一定的保健效果的。 醫學上認為玉米性平味甘, 入肝、腎、膀胱經, 有利尿消腫、健脾滲濕、平肝利膽的功效。 尤其值得一提的, 是它開胃的功效。 但玉米也含有糖分, 那麼糖尿病能不能吃玉米呢?玉米都有什麼功效呢?
糖尿病能不能吃玉米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是比較苦逼的, 因為要經常擔心這個能不能吃那個能不能喝, 生怕吃了喝了導致好不容易控制住的血糖一下又升高了, 玉米是一種常見的食品, 可當主食也可當零食吃,
其實很多食物糖尿病患者都是可以吃的, 主要是要控制每天攝入的總量, 普通的玉米中含有一定的糖分, 甜玉米的含糖量就會更高一點, 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少吃玉米。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特別是亞油酸含量高達60%以上, 它和玉米胚芽中維生素E協同作用, 能有效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 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
除了新鮮的水煮玉米棒之外, 老玉米中糖的含量比普通大米低2.3%, 而粗纖維含量幾乎是大米的9倍, 這些都有利於降低餐後血糖水準。 因此, 常吃玉米對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同等重量的玉米和大米、麵粉相比, 玉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大米、麵粉低很多, 但由於玉米成分中的葡萄糖等單糖成分多, 腸道吸收快, 會導致血糖、尿糖受到明顯影響。
糖尿病人要遠離糯玉米和其他種類甜玉米, 這些玉米澱粉含量高, 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食用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比其他穀物快。 因此, 糖尿病患者不宜過多食用玉米和薯類食物, 而小米、高粱、豆麵、蕎麥等粗雜糧比較適合糖尿病患者選用。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 不宜單獨食用玉米, 可與豆麵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搭配食用, 以減緩血糖上升。
老玉米升糖最慢, 最適合糖尿病人
甜玉米水多汁甜、黏玉米香香糯糯、老玉米越嚼越有味兒……不同的玉米風味各異,
糖尿病人在選擇主食的時候, 除了要考慮總量, 也更要考慮這些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 因為升糖速度快的食物, 消化吸收後血糖下降也快, 血糖驟升驟降, 對糖尿病人的傷害更大。 吃玉米的時候, 最好選擇升糖慢的品種。 甜玉米含糖分最多, 升血糖最快;而黏玉米的黏性主要來自于其中的支鏈澱粉, 升血糖的速度也高於老玉米。 老玉米的支鏈澱粉略少, 粗纖維更多, 升血糖最慢, 最適合糖尿病人。
另外, 對糖尿病人來說, 玉米最好只當主食, 不要拿來做菜。 “咸蛋黃玉米粒”、“松仁玉米”等菜不適合糖友。
玉米的功效和作用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現代醫學認為, 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 現代研究證實, 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 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 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 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 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 因此, 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延緩衰老
玉米性平味甘, 入肝、腎、膀胱經, 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能,
哪種吃法更值得推薦?
烤玉米, 蒸玉米, 煮玉米, 玉米粥, 玉米湯, 這五種日常餐桌上出鏡率較高的玉米食譜, 並不是每種都推薦經常食用哦!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對於玉米的烹調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 玉米被稱為“天下第一主食”, 吃法很多樣, 哪種吃法更值得推薦呢?
煮玉米:一般做法
儘管烹調使玉米損失了部分維生素c, 卻獲得了更有營養價值的抗氧化劑。 不論油炸還是水煮, 玉米都會釋放出更多的營養物質。 同時, 烹飪過的玉米還釋放一種酚類化合物賴氨酸, 對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療效。 高溫烹調後, 玉米抗氧自由基的活性升高了, 而氧自由基會引起機體氧化損傷,增加患病的風險。
專家建議:不少人在煮玉米的時候,喜歡把玉米須、玉米葉弄得乾乾淨淨,其實很可惜。玉米須能利膽、利尿、降血糖,玉米梗芯還能止汗。煮過玉米的水則具有防感染的功效。啃玉米時把白色的胚芽部分吃乾淨最好。玉米胚芽可是玉米的精華,它對保護心腦血管,抗老化都非常好。
烤玉米:最不推薦
明火溫度過高,會破壞玉米的營養,同時,還可能生成一些致癌物質,尤其是路邊賣的烤玉米,烤的時間一般都特別長,就更不健康了。
專家建議:烤玉米確實好吃,實在是貪這一口的人,建議改吃烤箱製作的玉米,因為烤箱溫度、時間可自行設定,一般設置在100℃左右比較利於營養成分保存。
蒸玉米:最好
與蒸玉米相比,煮玉米置於水中,難免流失一部分營養,比如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專家建議:如果您一天中蔬菜水果吃得很多了,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量夠了,就大可不必非得改變自己的吃法了。但無論是蒸還是煮,從營養的角度講,都不建議煮太長。除非您腸胃不好,需要煮久一點,以幫助吸收。
而氧自由基會引起機體氧化損傷,增加患病的風險。專家建議:不少人在煮玉米的時候,喜歡把玉米須、玉米葉弄得乾乾淨淨,其實很可惜。玉米須能利膽、利尿、降血糖,玉米梗芯還能止汗。煮過玉米的水則具有防感染的功效。啃玉米時把白色的胚芽部分吃乾淨最好。玉米胚芽可是玉米的精華,它對保護心腦血管,抗老化都非常好。
烤玉米:最不推薦
明火溫度過高,會破壞玉米的營養,同時,還可能生成一些致癌物質,尤其是路邊賣的烤玉米,烤的時間一般都特別長,就更不健康了。
專家建議:烤玉米確實好吃,實在是貪這一口的人,建議改吃烤箱製作的玉米,因為烤箱溫度、時間可自行設定,一般設置在100℃左右比較利於營養成分保存。
蒸玉米:最好
與蒸玉米相比,煮玉米置於水中,難免流失一部分營養,比如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專家建議:如果您一天中蔬菜水果吃得很多了,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量夠了,就大可不必非得改變自己的吃法了。但無論是蒸還是煮,從營養的角度講,都不建議煮太長。除非您腸胃不好,需要煮久一點,以幫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