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 又稱甲魚, 其肉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 以及維生素等, 癌症患者往往食欲不振, 加上腫瘤細胞的繁殖消耗大量的營養素, 易造成明顯的營養不良。 據研究, 鱉不僅具有抗疲勞和消除疲勞的功效和對慢性肝炎患者有益處, 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 吃鱉能增強肌體的免疫功能。 臨床研究表明, 食鱉可控制人體肝癌、胃癌細胞、急性淋巴型白血病細胞。 可見, 癌病患者吃鱉對緩解症狀和肌體康復是有作用的。 但食用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因人、因病、因時辨症選用。 征有陰陽、氣血、虛實之分, 癌症病人手術後身體虛弱, 放療或化療過程中有陰虛表現時, 可適當吃鱉來輔助治療。
2、注意脾胃功能。 鱉味厚, 過於滋膩, 如有噁心、嘔吐、腹脹、腹泄、食欲極差、苔厚膩時, 不宜吃鱉。 否則, 有可能出現相反效果。
3、根據病情, 靈活食用方法。

凡事有個適度, 偏食鱉也不好, 應注意其他各類營養要素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