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最易引發中暑 遇見中暑可這樣處理

夏天熱浪來襲, 中暑事件時有發生。 夏日裡如何預防中暑的發生?需要大家對中暑這一症狀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才能在緊急情況下採取措施。 下面, 就隨小編一起來瞭解中暑的相關知識吧。

中暑“三大類別”

熱衰竭:這種中暑常常發生于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 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 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 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 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

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 所以, 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 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 身體產熱過多, 而散熱不足, 導致體溫急劇升高。 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 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

如何預防中暑

1、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工作

夏天中午, 烈日當頭, 酷暑炎炎, 人們容易疲勞犯困。 不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 而且適當的午睡不僅可以避開高溫還可以養足精神, 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 既利於工作和學習, 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2、飲水補充水分

高溫酷暑的夏天, 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及時補充水分;千萬不要等口渴時才飲水, 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 每天要喝2升水, 如果出汗過多, 還要增加, 可以多補充些淡鹽水或含礦物質的水。 但不要一次飲用過多的水, 以免造成水中毒。 也不要在運動後補充冰水, 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3、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對於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員, 由於汗液的大量排出, 可以通過飲用鹽開水或含有補充含有鉀、鎂等微量元素的運動型飲料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但不用為了貪圖一時涼快而飲用冰凍飲料, 以免造成胃部痙攣;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 在高溫時不宜飲用。

4、健康飲食增強營養

夏天為預防中暑, 也應注意飲食, 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夏季的營養膳食應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 、B1 、B2 和C。 可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

5、應少食多餐

應少食多餐, 當吃的東西越多時, 所攝入的熱量也越多, 如果選擇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熱量攝入。

6、備好防曬用具及防暑用品

據統計, 夏季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 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 因此夏天出行應儘量避開中午前後時段, 戶外活動應儘量選擇在陰涼處進行。 外出前備好防曬用具及防暑用品, 太陽帽、遮陽傘、墨鏡等都是很好的防曬用具, 最好出發前半小時塗點防曬霜;另外需備上充足的水, 有條件可以隨身帶點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

出現中暑後急救小妙招

1、緊急處理:可指掐人中、合穀等穴位, 使其蘇醒, 並保持呼吸道通暢, 危重者應及時送醫就診。

2、降溫治療:降溫速度決定患者預後, 通常應在1小時內使直腸溫度降至37.8-38.9℃, 具體方法如下:

(1)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 使其平臥, 頭部抬高, 脫去衣服, 進行皮膚肌肉按摩, 促進散熱。

(2)對無迴圈虛脫的中暑患者, 可進行頭部冷敷, 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或將軀體浸入27-30℃水中傳導散熱降溫。

(3)對迴圈虛脫者, 可採用蒸發散熱降溫, 如用15℃冷水反復擦拭皮膚, 同時用電風扇、空氣調節器散熱, 但應注意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 防止感冒。

3、補充液體:如果患者神志清醒,

無噁心、嘔吐等症狀, 給其喝涼鹽開水或其它的清涼鹽水, 以起到既降溫、有補充血容量的作用。 如果患者不能飲水, 可靜滴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1000毫升(可根據具體情況掌握用量)。 除非病人有周圍迴圈衰竭或大量嘔吐、腹瀉的情況, 不需要輸入太多的液體, 以免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