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飲食注意:忌生冷過硬食物

幽門螺桿菌或幽門螺旋菌, 英文簡稱HP, 屬於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 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炎症, 長期遷延不愈的話可能會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甚至會發生胃癌。 在現實生活中, 很多人都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但不注意的話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 因此在飲食上也不會有如何禁忌, 其實這樣是不好的。

如果已經確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人群, 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有慢性胃炎存在, 在日常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飲食調理, 從飲食上防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

如:

第一、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日常應吃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 以營養豐富、含渣滓少、易於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為宜, 如稀飯、細麵條、牛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另外攝食中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 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炎症甚至潰瘍面的癒合。 食用菌類食品, 如木耳、香菇、蘑菇等也可以多吃, 對於調節機體免疫力和胃腸的消化功能很有幫助。

第二、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忌食生冷、過硬過熱的食物。 油煎或油炸的食物或生冷、過硬、過熱的食物易消化, 而且會促使胃酸過度分泌, 直接損傷胃粘膜, 在幽門螺旋桿菌的刺激下會導致胃潰瘍發生。

太熱的食物會使胃底毛細血管擴張;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喱、過量的食鹽、醬油、香料以及醋、酸等, 糖果、咖啡、濃茶、煙類等, 均可刺激胃粘膜, 增加胃液酸度, 所以也儘量少吃或者不吃。

此外,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應定時進餐, 避免過饑過飽,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每天按時就餐, 每餐進食量要有一個基本定量, 吃得太飽會使胃負擔過重。 進食時要細嚼慢嚥, 以利消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