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蟲證是指寄生於人體腸道的各種病蟲引起的證候。 小兒蟲證種類甚多, 常見有蛔蟲、蟯蟲、薑片蟲、鉤蟲、絛蟲等。 蟲證的發生, 主要是飲食不潔所致, 加之飲食不節, 過食生冷或肥甘、積濕成熱, 使蟲得以寄生。 《景嶽全書》指出:“蟲之為病, 或由濕熱, 或由生冷, 或由肥甘, 或由滯膩, 皆可生蟲, 非獨濕熱而已, 然以數者之中, 又惟生冷生蟲為最。 ”由於各種寄生蟲的特性不同, 其病機變化和證候亦異。 對蟲證的治療, 當以驅蟲為主, 根據個同蟲類的特點, 採用不同的驅蟲方法。 蟲去以後, 再予調理脾胃, 補益氣血, 以善其後。
(一)問診要點
蟲之為病, 見症頗多, 應通過問診, 主要瞭解有無明顯的發病原因、主要症狀, 尤其注意腹痛、消瘦、排蟲等方面的問診。 注意區分不同寄生蟲的種類, 蛔蟲證時需注意蛔厥等併發症。
蛔蟲證臨床以腹痛為主要表現, 蟯蟲證以肛門瘙癢為特點, 薑片蟲多表現為腹痛和慢性腹瀉, 鉤蟲證以面色蒼白等虛弱症狀為主, 絛蟲證多有腹脹、腹痛等證候。 臨證之時, 應仔細詢問患兒的症狀, 並瞭解病史, 這些均可為辨證提供依據。
(二)分型問診
1.蛔蟲證
問診:臍腹隱痛, 時發時止, 有時劇痛, 噁心嘔吐, 或吐蛔蟲, 食欲不振, 日漸消瘦, 大便不調, 睡中磨牙, 或見異食。
治法:驅蛔殺蟲,
2.蟯蟲證
問診:肛門瘙癢, 睡眠不安, 睡中可見蟯蟲爬出, 重者食欲不振, 腹痛, 尿頻, 遺尿, 肛周紅赤。
治法:殺蟲止癢。 方用化蟲丸或追蟲丸。 配合外用蟯蟲膏。
3.薑片蟲證
問診:輕者無明顯不適, 重者腹痛腸鳴, 大便不調, 病久則面黃浮腫, 食欲不振, 或見噁心嘔吐。
治法:驅蟲為主, 佐以健脾滲濕。 方用檳榔煎劑, 配合服用異功散。
4 鉤蟲證
問診:上腹部疼痛, 大便或幹或稀, 食欲不振或消穀善饑。 重者面色萎黃, 浮腫, 頭暈心悸。
治法:驅蟲為主, 佐以調理脾胃。 方用貫眾東加減, 體虛者可先服香砂六君子湯。
5.絛蟲證
問診:腹脹腹痛, 大便不調, 便中可見節狀蟲體排出, 不思飲食,
治法:驅蟲為主, 佐以調理脾胃。 方用下蟲丸, 或用檳榔南瓜子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