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身體這個地方紅的人一般脾胃都不好, 你一看就知道!

在中醫裡, 脾胃乃健康的“基礎”, 若脾胃能力損傷, 不單單身體會感覺不適, 更加會誘發多種人體疾病。 脾胃是身體的重要器官, 生活中很多人有脾胃虛弱的症狀, 經常會出現消化不良, 腹瀉、便秘等情況。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 很多人卻只圖嘴裡痛快、眼前舒服, 忽視了這個“後勤部”,特別是一些工作繁忙、壓力大的白領、精英, 胃疼、胃脹、反酸、燒心、便秘等消化系統不適, 幾乎成為家常便飯, 去醫院檢查, 又常常查不出器質性問題。 據統計, 幾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 而查不出病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

想知道脾胃好壞, 看人體的三個部位就知道了

1、鼻頭發紅

用手摸鼻頭會發覺有一個小坑, 以小坑為中心, 周圍就算反映脾臟生理能力、病理發展最顯著的區域。 鼻頭發紅表明脾胃有熱證, 表現為很能吃、吃完容易餓、吸收消化不良、口苦黏膩等。

2、口唇無血色

脾胃好的人, 嘴唇紅潤、幹濕適量。 看看嘴唇, 正常來說, 嘴唇四周是“唇四白”, 嘴周圍一圈黃白無毛, 大概1毫米寬, 。 中醫覺得, 脾開竅於口, 脾之華在唇和唇四白。 一旦唇四白不顯著了, 那脾胃能力肯定衰退了;一旦唇四白的顏色特別的幹黃, 那就是脾胃能力衰退厲害。

3、舌苔白厚

通常健康的舌頭表面顏色應為紅色的, 看上去很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輕薄且特別乾淨。

一旦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表明人體內部有寒;一旦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 則表明人體內部有濕熱;一旦舌質赤紅無苔, 則表明人體內部已經熱到傷陰的程度了。 舌頭邊緣已經呈現顯著的齒痕, 那表明人體機能已出現問題了。

脾胃虛弱的人秋吃芋頭益健康

秋天雖沒有冬天那麼的天寒地凍, 但是冷風與冷空氣的來臨, 都會導致人身低抗力的下降。 所以我們就要補充身體的能量。 芋頭是秋天多見的一種食物, 但其含有的微量元素和對人體的營養成份不亞於紅薯, 而且在秋天吃芋頭也有一定的好處, 也同樣的具有對身體有滋補的效果呢,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秋天怎麼把芋頭做成有營養的輔食。

一、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 營養豐富。 每100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 蛋白質2.4克, 脂肪0.2克, 碳水化合物20.5克, 鈣14毫克, 磷43毫克, 鐵0.5毫克, 維生素C10毫克, 維生素B10.09毫克, 維生素B20.04毫克。 並含乳聚糖, 質地軟滑, 容易消化, 有健胃作用, 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 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芋頭的簡單吃法:

1、甜蜜芋頭球

芋頭煮熟或蒸熟都可以, 去皮, 壓成泥, 拌上綠豆沙或紅豆沙, 攢成丸子, 然後澆上蜂蜜就可以吃了。 這個方子很適合小孩子吃。

2、芋頭糕

將芋頭蒸熟去皮, 然後倒入米漿內拌勻。 蝦仁洗淨剁成泥, 再同芋頭米漿拌勻, 並酌量用鹽、糖等調好, 然後隔水蒸熟。 並在糕面上放上芫荽、蔥、炒香的芝麻和熟油等。

這款也很適合小孩吃。 非常營養。

3、火腿芋頭湯

火腿洗淨切成片, 用水泡30分鐘左右再切成細絲, 芋頭去皮切成片, 把火腿絲和芋頭片放到之前泡火腿的水裡, 加上薑絲和少量黃酒煮, 待開後撇去浮沫, 到湯色變白芋頭酥軟時, 加香菜麻油就行了。 此湯紅白綠三色分明好吃又好看。

以上就是介紹了一些在秋天吃芋頭的好處和介紹了一些把芋頭做成不同的飲食方式, 同樣的營養價值, 但吃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的。 所以平時在秋天, 人們為了給身體增加一些能量, 可以多吃芋頭食物。

讓你惹上脾胃病的三個壞習慣

脾胃像一個食品加工廠, 把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細細研磨、消化, 吸收精華、棄掉糟粕, 是供給身體營養不可缺少的“後勤部門”。

事實上, 在中醫看來, 很多脾胃病都與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最常見的有以下3種。

精神緊張肝氣鬱結。

主要是指由精神焦慮和緊張導致的胃腸節律功能紊亂。 中醫所說的肝包括了消化、精神神經等多個系統的功能, 認為“肝主疏泄”,肝能夠正常疏泄, 則能保障情志的舒暢、氣血的流動和消化的漸旺。 而情志抑鬱、心情不暢時, 則會導致肝氣鬱滯, 一方面精神焦慮, 容易緊張、發怒;另一方面克犯脾胃, 導致中焦氣滯、胃失和降, 出現上腹部疼痛、痞滿、噯氣等不適。

久坐不動脾胃變弱。

中醫所說的脾胃居於中焦, 主運化和四肢肌肉, 主要包括消化和運動系統。 脾主升清, 脾氣能夠上升, 則營養物質才能輸布全身;胃主降濁, 胃氣得降,則消化的糟粕方能排出體外。一旦脾胃氣機升降失調,則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腸運動遲緩,出現上腹部脹滿、隱痛、食欲減退等症狀。缺乏運動的“坐班族”,再加上疲勞過度等,都會損傷脾胃。

吃得太油食滯胃脘。

還有一種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撐”為主要表現,如上腹部飽脹、特別是在進食後加重,早飽,厭食等。中醫認為,這多由飲食的停滯和濕濁的阻滯所致,其原因多與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或經常暴飲暴食,進食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有關。反復傷胃使食阻胃腸難化,阻滯氣機,納入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和排空,這不僅易導致飲食的停滯,也易釀生濕濁之邪,蘊結於中焦脾胃。

無論哪一種消化不良,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日常生活中的調理是關鍵。首先,要注意定時進餐,進餐時應保持輕鬆的心情,不要穿著束緊腰部的衣褲就餐。其次,吃飯不要狼吞虎嚥,更不要站著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此外,不要泡飯或和水進食,飯前或飯後不要喝大量的酒水飲料,吃飯時儘量不喝酒,飯後不要馬上吸煙。有條件的話可在兩餐之間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過多。最後,要避免大吃大喝,少吃過甜過鹹,以及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食物,睡前不要進食太多。

調理孩子好脾胃 禁忌不要碰

天氣多變,不少孩子反復生病,可把家長急壞了。是不是小孩本身體質弱,有必要補一補呢?對此,兒科專家提出警告:小孩免疫力低下並非補得不夠,反倒多半是給孩子吃得太多,導致脾胃失調。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要想孩子少生病,合理飲食、調理脾胃是關鍵。只有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會導致病情不輕反重。

中醫說“脾土生肺金”,現在兒科門診 90%都是呼吸系統疾病,就是因為作為基礎的“脾”出了問題,肺也跟著受影響。

要想調理好孩子的脾胃,以下禁忌要注意:

一忌:硬塞給孩子吃

家庭經濟條件好了,家長對孩子的餵養標準也在提高。 “不光要吃飽,還要吃好”,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不單燕窩、蟲草上了孩子的食譜,各種營養品也是源源不斷,目的是讓孩子長得更聰明、更強壯。

家長認為孩子多吃點才有營養,卻忽略了小孩的承受能力。就好比舉重要分等級,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過這個量,身體不能承受,不但營養過剩,造成虛胖,還會損傷脾胃的收納、運化功能。脾胃不好了,營養吸收也會受影響,若是再不讓它休息恢復,長期脾胃失調,孩子的抵抗力就會大大減弱。

所以,孩子吃飯最好是七分飽。具體來說,每頓的量比育兒書上說的量減少 1/4 較合適,尤其是剛接觸的新食物,如果孩子不想吃,千萬不要硬塞。 孩子餓了, 自然會吃得又多又好。

二忌:給孩子喝涼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 口氣重,就以為是“上火”,喜歡給小孩喝涼茶。其實,7 歲以內的小孩發生便秘,大多數是因為脾胃功能沒發育好,平時又不節制飲食,從而造成“食滯”,並不是真正的“上火”.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消食導滯;如果喝涼茶清熱,只會越喝越傷脾胃。舌苔厚、晚上睡覺不安穩、大便不定時、口氣大均提示孩子“食滯”,這時應以健脾理氣、助消化為主,一方面要多喝水,另一方面可服用保濟丸、健胃消食片、藿香正氣丸等助消化的藥物,用藥時儘量吃素食。

此外,孩子越小,寒涼的食物越要少吃。雪梨、香蕉、西瓜、火龍果、山竹、 奇異果、 草莓、 番茄、 胡蘿蔔、白蘿蔔、馬蹄、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螃蟹等食物,吃多了對脾胃有損傷。最好改成平性食物,如蘋果、橙、榴梿、龍眼、荔枝、水蜜桃、櫻桃、葡萄、楊梅、西梅、紅棗、青棗、花椰菜、芥藍、洋蔥、大蒜、白瓜、節瓜、南瓜等,豬肉、牛肉、魚、蝦也比較合適。

三忌:晚上吃東西

半歲以前的嬰兒,一天睡眠時間要十幾到二十個小時。 為了保證營養,什麼時候醒來就什麼時候吃,深更半夜餵奶很正常。可到了半歲以後,孩子白天清醒、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多,生活作息也越來越正常,如果晚上還給他們吃東西,脾胃就得不到休息,也會導致脾胃虛弱。

不少孩子因為偏食、挑食或者吃東西的習慣不好,家長總要在晚上給他們加餐,睡前還得喝牛奶,這種做法在 1 歲以後是很不恰當的。白天只要孩子是清醒或在運動狀態,就可以少吃多餐,但一頓飯不要吃吃停停,拉得時間太長會影響消化。晚飯後則要少吃或不吃,即使晚上要加餐,也要提早在睡前 1 小時吃完。

四忌:生病趕緊補營養

俗話有“虛不受補”.其實,虛應該受得了補,之所以“虛不受補”是因為補得不是時候。所以,孩子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病情不輕反重。如果孩子生病導致身體很虛弱,應先諮詢醫生,辨證治療。等到身體康復了,再用芡實、幹山藥、白術、核桃、板栗、蟲草花、五指毛桃、冬蟲草、龍眼肉、紅棗等煲瘦肉、雞或魚湯。讓孩子適當喝一些湯水, 吃點湯渣, 可以起到調理脾胃、恢復體力、增強體質的作用。

胃氣得降,則消化的糟粕方能排出體外。一旦脾胃氣機升降失調,則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腸運動遲緩,出現上腹部脹滿、隱痛、食欲減退等症狀。缺乏運動的“坐班族”,再加上疲勞過度等,都會損傷脾胃。

吃得太油食滯胃脘。

還有一種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撐”為主要表現,如上腹部飽脹、特別是在進食後加重,早飽,厭食等。中醫認為,這多由飲食的停滯和濕濁的阻滯所致,其原因多與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或經常暴飲暴食,進食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有關。反復傷胃使食阻胃腸難化,阻滯氣機,納入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和排空,這不僅易導致飲食的停滯,也易釀生濕濁之邪,蘊結於中焦脾胃。

無論哪一種消化不良,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日常生活中的調理是關鍵。首先,要注意定時進餐,進餐時應保持輕鬆的心情,不要穿著束緊腰部的衣褲就餐。其次,吃飯不要狼吞虎嚥,更不要站著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此外,不要泡飯或和水進食,飯前或飯後不要喝大量的酒水飲料,吃飯時儘量不喝酒,飯後不要馬上吸煙。有條件的話可在兩餐之間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過多。最後,要避免大吃大喝,少吃過甜過鹹,以及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食物,睡前不要進食太多。

調理孩子好脾胃 禁忌不要碰

天氣多變,不少孩子反復生病,可把家長急壞了。是不是小孩本身體質弱,有必要補一補呢?對此,兒科專家提出警告:小孩免疫力低下並非補得不夠,反倒多半是給孩子吃得太多,導致脾胃失調。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要想孩子少生病,合理飲食、調理脾胃是關鍵。只有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會導致病情不輕反重。

中醫說“脾土生肺金”,現在兒科門診 90%都是呼吸系統疾病,就是因為作為基礎的“脾”出了問題,肺也跟著受影響。

要想調理好孩子的脾胃,以下禁忌要注意:

一忌:硬塞給孩子吃

家庭經濟條件好了,家長對孩子的餵養標準也在提高。 “不光要吃飽,還要吃好”,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不單燕窩、蟲草上了孩子的食譜,各種營養品也是源源不斷,目的是讓孩子長得更聰明、更強壯。

家長認為孩子多吃點才有營養,卻忽略了小孩的承受能力。就好比舉重要分等級,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過這個量,身體不能承受,不但營養過剩,造成虛胖,還會損傷脾胃的收納、運化功能。脾胃不好了,營養吸收也會受影響,若是再不讓它休息恢復,長期脾胃失調,孩子的抵抗力就會大大減弱。

所以,孩子吃飯最好是七分飽。具體來說,每頓的量比育兒書上說的量減少 1/4 較合適,尤其是剛接觸的新食物,如果孩子不想吃,千萬不要硬塞。 孩子餓了, 自然會吃得又多又好。

二忌:給孩子喝涼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 口氣重,就以為是“上火”,喜歡給小孩喝涼茶。其實,7 歲以內的小孩發生便秘,大多數是因為脾胃功能沒發育好,平時又不節制飲食,從而造成“食滯”,並不是真正的“上火”.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消食導滯;如果喝涼茶清熱,只會越喝越傷脾胃。舌苔厚、晚上睡覺不安穩、大便不定時、口氣大均提示孩子“食滯”,這時應以健脾理氣、助消化為主,一方面要多喝水,另一方面可服用保濟丸、健胃消食片、藿香正氣丸等助消化的藥物,用藥時儘量吃素食。

此外,孩子越小,寒涼的食物越要少吃。雪梨、香蕉、西瓜、火龍果、山竹、 奇異果、 草莓、 番茄、 胡蘿蔔、白蘿蔔、馬蹄、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螃蟹等食物,吃多了對脾胃有損傷。最好改成平性食物,如蘋果、橙、榴梿、龍眼、荔枝、水蜜桃、櫻桃、葡萄、楊梅、西梅、紅棗、青棗、花椰菜、芥藍、洋蔥、大蒜、白瓜、節瓜、南瓜等,豬肉、牛肉、魚、蝦也比較合適。

三忌:晚上吃東西

半歲以前的嬰兒,一天睡眠時間要十幾到二十個小時。 為了保證營養,什麼時候醒來就什麼時候吃,深更半夜餵奶很正常。可到了半歲以後,孩子白天清醒、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多,生活作息也越來越正常,如果晚上還給他們吃東西,脾胃就得不到休息,也會導致脾胃虛弱。

不少孩子因為偏食、挑食或者吃東西的習慣不好,家長總要在晚上給他們加餐,睡前還得喝牛奶,這種做法在 1 歲以後是很不恰當的。白天只要孩子是清醒或在運動狀態,就可以少吃多餐,但一頓飯不要吃吃停停,拉得時間太長會影響消化。晚飯後則要少吃或不吃,即使晚上要加餐,也要提早在睡前 1 小時吃完。

四忌:生病趕緊補營養

俗話有“虛不受補”.其實,虛應該受得了補,之所以“虛不受補”是因為補得不是時候。所以,孩子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病情不輕反重。如果孩子生病導致身體很虛弱,應先諮詢醫生,辨證治療。等到身體康復了,再用芡實、幹山藥、白術、核桃、板栗、蟲草花、五指毛桃、冬蟲草、龍眼肉、紅棗等煲瘦肉、雞或魚湯。讓孩子適當喝一些湯水, 吃點湯渣, 可以起到調理脾胃、恢復體力、增強體質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