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症主要靠預防,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 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 很適宜有內熱, 出現肺熱咳嗽、咽幹喉痛、大便幹結的人食用。

對於秋燥, 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 秋季要注意補水, 可以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 以養陰潤燥, 補充水分, 保持濕潤。 正常人一天攝入的水量大約在1200~2000毫升左右, 可滿足皮膚的基本需要。 同時還宜多吃點具有滋陰潤燥的水果和蔬菜, 比如甘蔗、秋梨、蘋果、石榴、葡萄、菠菜、藕等。 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 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 同時也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無機鹽、纖維素等, 改善燥氣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秋季健康小常識
1、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 在秋季飲食中, 要注意適量, 而不能放縱食欲, 大吃大喝。
2、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 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 如尖辣椒、胡椒等等, 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 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 另外, 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 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

3、由夏到秋, 氣溫下降, 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 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 飲食過於生冷, 會造成消化不良, 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 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 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4、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 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5、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 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6、秋燥症主要靠預防,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 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7、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8、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 秋燥易傷肺, 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 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時節,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
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時節,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