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麥冬的藥作價值, 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麥冬是乾燥塊根呈紡錘形, 兩頭鈍尖, 中部肥滿, 微彎曲, 表面黃白色, 半透明, 有不規則的縱皺紋。 未幹透時, 質較柔韌, 質地比較硬, 難以溶于水, 所以一般是泡在開水裡多次沖泡服用才能達到效果。 所以最好用開水直接泡服, 並且多泡幾次, 這樣才能更多得吸收其中的有效成分, 不會浪費藥物。
麥冬的功效
養陰生津, 潤肺清心。 用於肺燥乾咳, 虛癆咳嗽, 津傷口渴, 心煩失眠, 內熱消渴, 腸燥便秘, 咽白喉。 養陰生津, 潤肺止咳:用於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乾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
麥冬的作用
1、配元參, 一清一滋, 金水相生, 養陰潤肺, 生津止渴, 用治小兒陰傷咳嗽, 不食, 苔花剝者有效。
2、配半夏, 止咳降逆, 生津益胃之功悉具, 宜於肺胃陰傷, 氣火上炎, 咳吐涎沫咽幹而渴等症。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3、配五味子, 酸甘化陰, 守陰所以留陽, 陽留汗自止。 功能養陰斂汗, 用治陰虛汗多, 心悸, 肺虛久咳, 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4、配沙參, 肺胃同治, 具有清肺涼胃, 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 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少痰, 咽喉乾燥等症。
5、配粳米, 適用於熱病之後, 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 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
6、配烏梅, 酸甘化陰, 生津止渴效力顯著, 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 均可選用。 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 合麥冬救陰以潤燥, 對於久瀉久利, 大腸津脫, 虛火上炎之喜唾, 喉幹難忍, 引飲無度者, 尤為適合。
食用方法:
麥冬枸杞炒蛋
雞蛋4個, 枸杞子10克, 花生米30克, 豬瘦肉50克, 麥冬10克, 精鹽、澱粉、味精各適量。 枸杞洗淨在沸水中略氽一下;麥冬洗淨于水中煮熟剁成碎末;花生米炒脆;豬瘦肉切成丁;雞蛋打在碗中加鹽打勻隔水蒸熟, 冷卻後切成粒狀備用。 將鍋置旺火上加花生油, 把豬肉丁炒熟, 再倒進蛋粒、枸杞子、麥冬碎末, 炒勻加精鹽, 澱粉勾芡, 加味精調味, 盛入盤中鋪撒脆花生米即可。 佐餐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強身明目。
適用於慢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患者兼見口舌乾燥、喉癢、舌紅、脈細數。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麥冬奶
麥冬50克, 牛奶200克, 白糖30克。 麥冬洗淨, 入鍋, 加水500毫升, 用武火燒沸, 文火煎熬20分鐘, 用紗布濾去麥冬不用。 將牛奶燒沸, 同麥冬藥液混勻, 加入白糖燒沸即成。 每日2次, 每次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