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 醫院門診的就診量增加了40%-50%, 其中, 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老胃腸疾病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成為急診室的“主流人群”。 對此, 專家提醒大家, 天氣寒冷, 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 以免讓“寒冷病”乘虛而入。
“寒冷病”如期來報到
近期天氣驟然寒冷, 不少市民因為抵抗能力差而患病, 特別是老年人。 據專家介紹, 最近, 醫院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胃腸疾病患者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等“寒冷病”, 成為就診的“主流人群”, 比平時增加了40%-50%。

林才志說, 近期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多, 主要和冷刺激有關。 人的頭部是神經中樞的所在地, 頭部的皮膚雖然薄, 但血管及毛髮既多且粗, 所以, 體內熱量常從頭部大量往外蒸發。 寒冷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毛細血管也可能發生硬化, 甚至造成小動脈持續痙攣, 因此中風發病率明顯增高。
醫師黃曉清也表示,
此外, 嚴寒所致的肌體免疫功能下降和內分泌機能失調, 可引起免疫反應的異常, 如免疫球蛋白A減少, 自體免疫反應增強等, 常常會誘發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患。 寒冷的刺激還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 這與潰瘍病的發病有重要關係。 胃的迷走神經反射可使胃酸分泌過多, 同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