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民間歷來有“立冬補冬,
補嘴空”的說法,
那補什麼既能滿足口腹之欲,
又能強身健體?“十月蘿蔔小人參,
家家藥鋪關大門。
”立冬過後,
便是寒冷的冬天了,
人們對熱量的消耗將比以往大得多,
這時候進補,
其中一部分通過熱量消耗了,
這樣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說了這麼多,
那麼大家知道立冬吃什麼進補嗎?立冬吃什麼養生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幾個立冬養生食療,
一起來看看。
立冬食養
養生菜譜+滋補靚湯
1、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
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100克, 也可以酌加:生黃芪、黨參、陳皮、山藥、白術等各25克。
做法:
1、先用冷水煮羊肉, 放入料酒、薑、蔥, 將羊肉煮去血水洗淨備用;
2、然後將所有材料置入砂鍋慢燉三至四小時;
3、最後調入適量鹽, 即可。
功效:
羊肉甘溫, 冬季溫補最宜。 當歸甘溫、微辛微苦, 甘溫宜於溫補, 微辛稍具流通性, 微苦可以適當潛藏相火。
食材:
蝦仁15克、海馬10克、子公雞1只、料酒、味精、食鹽、生薑、蔥、水豆粉、清湯適量。
做法:
1、將雞肉淨膛後,
2、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淨, 泡10分鐘, 分放在雞肉上, 加蔥段、姜塊、清湯適量, 上籠蒸至爛熟;
3、出蘢後, 揀去蔥段和薑塊, 加入味精、食鹽, 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後, 澆在雞的面上即。 服用時, 食海馬、蝦仁和雞肉。
功效:
溫腎壯陽, 益氣補精。 適用於陽痿早洩, 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
食材:
桂圓7顆、雞蛋1個、水適量。
做法:
1 、雞蛋打散, 加入溫水, 比例為1:2;
2 、將雞蛋水反復過篩, 直到沒有泡沫, 加入桂圓, 大火上蒸8-10分鐘即可, 不需要加糖。
注意:
桂圓性熱, 不宜長期服用。
功效:
可以滋陰養血, 寧心安神, 對血虛頭痛, 心悸失眠, 記憶力減退也有幫助。 可當早餐食用。
食材:
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 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
1、香菇、鮮蘑洗淨切片, 炒鍋燒熱入油, 下雙菇煸炒後, 放薑、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 使之入味;
2、加入鮮湯燒滾後, 放味精、鹽, 用水澱粉勾芡, 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補益腸胃, 化痰散寒。
食材:
羊肉、精五花肉、大蔥、薑、香蔥、餃子皮。
做法:
1、把羊肉和五花肉剁碎,加薑末香蔥一起混合剁;
2、切好的大蔥加入肉糜一起剁勻;
3、放入容器加所有調料一起攪拌上勁即可;
4、餡用餃子皮包好,煮熟即可。
功效: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能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同時還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
立冬,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而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
多吃“白色”食物
從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後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功效顯著。
1、白菜
冬天天氣乾燥,多吃白菜,可滋陰潤燥、護膚養顏。另外,白菜的大幫子含有葉綠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遠遠高於白菜內葉和菜心,食用時切勿丟棄。
2、白蘿蔔
肺乃“嬌髒”,是外邪首先侵襲的臟腑,立冬以後需要特別呵護,白蘿蔔有一定的潤肺止咳功效。白蘿蔔生吃促消化,熟吃補氣。此外,生吃白蘿蔔時,其辛辣的成分可促進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還有消炎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蘿蔔屬於寒涼性蔬菜,體質偏寒的,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立冬起居
立冬天地間陰氣愈盛,人體陽氣潛藏、陰氣極盛。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早睡晚起 養護陽氣
《黃帝內經》有雲:「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立冬後,天黑得越來越早了。人體也應該和天地一樣,早睡晚起。若時間允許,待到陽光照耀時起床最好,此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令人頭腦清醒。冬季晨練,不要太早,等太陽出來後開始比較好。
艾灸關元 培元固本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用隔薑灸法,三天灸一次,能培元固本、補益下焦。關元穴位於肚臍下4個手指寬處,放一片生薑在關元穴處,上面用艾條的細末撚成黃豆大的一團,點著。隔姜灸能溫裡通氣的。以有熱感而不灼傷皮膚為宜,以熱感能透入腹內,有如沐浴春日陽光般的溫暖舒適為度。艾灸時不要走神,以免灼傷皮膚。
寒風將至 先暖足部
常說“寒從腳下起”,因為腳是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人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溫度以50至60攝氏度為宜,能消除疲勞,禦寒防凍,促進睡眠。
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稱“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是指在寒冷的冬天,通過進補來抵禦嚴寒侵襲,所以冬季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
編輯推薦: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養生 立冬節氣養生指南
立冬後如何養生 飲食起居鍛煉情志四不誤
5、羊肉大蔥餡餃子食材:
羊肉、精五花肉、大蔥、薑、香蔥、餃子皮。
做法:
1、把羊肉和五花肉剁碎,加薑末香蔥一起混合剁;
2、切好的大蔥加入肉糜一起剁勻;
3、放入容器加所有調料一起攪拌上勁即可;
4、餡用餃子皮包好,煮熟即可。
功效: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能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同時還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
立冬,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而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
多吃“白色”食物
從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後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功效顯著。
1、白菜
冬天天氣乾燥,多吃白菜,可滋陰潤燥、護膚養顏。另外,白菜的大幫子含有葉綠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遠遠高於白菜內葉和菜心,食用時切勿丟棄。
2、白蘿蔔
肺乃“嬌髒”,是外邪首先侵襲的臟腑,立冬以後需要特別呵護,白蘿蔔有一定的潤肺止咳功效。白蘿蔔生吃促消化,熟吃補氣。此外,生吃白蘿蔔時,其辛辣的成分可促進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還有消炎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蘿蔔屬於寒涼性蔬菜,體質偏寒的,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立冬起居
立冬天地間陰氣愈盛,人體陽氣潛藏、陰氣極盛。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早睡晚起 養護陽氣
《黃帝內經》有雲:「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立冬後,天黑得越來越早了。人體也應該和天地一樣,早睡晚起。若時間允許,待到陽光照耀時起床最好,此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令人頭腦清醒。冬季晨練,不要太早,等太陽出來後開始比較好。
艾灸關元 培元固本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用隔薑灸法,三天灸一次,能培元固本、補益下焦。關元穴位於肚臍下4個手指寬處,放一片生薑在關元穴處,上面用艾條的細末撚成黃豆大的一團,點著。隔姜灸能溫裡通氣的。以有熱感而不灼傷皮膚為宜,以熱感能透入腹內,有如沐浴春日陽光般的溫暖舒適為度。艾灸時不要走神,以免灼傷皮膚。
寒風將至 先暖足部
常說“寒從腳下起”,因為腳是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人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溫度以50至60攝氏度為宜,能消除疲勞,禦寒防凍,促進睡眠。
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稱“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是指在寒冷的冬天,通過進補來抵禦嚴寒侵襲,所以冬季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
編輯推薦: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養生 立冬節氣養生指南
立冬後如何養生 飲食起居鍛煉情志四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