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中好東西, 含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營養。 對我們的身體有許多的好處, 不同的魚不同季節也有不同的功效, 下面小編要給大家截殺偶的就是吃魚的好處, 以及冬季吃什麼魚更好。
吃魚的好處
1.保護視力
大規模研究發現,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可以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
2.降低心臟病風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 每週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 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 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
3.提高腦力
美國某研究指出, 魚中所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可以影響記憶的存儲功能。
4.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針對3.2萬名婦女的研究顯示, 每天攝取210毫克歐米伽-3脂肪酸, 相當於每週吃1條多脂魚或4條瘦肉魚, 可以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風險降低52%。
5.促進發育
每週食用3~4份包括魚類在內的海鮮食品(約340克),
6.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發現, 攝取魚肉中的有益脂肪酸, 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 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的人多活兩年。
7.預防哮喘
荷蘭一項針對721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 在6~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孩子, 到4歲時, 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
編輯推薦:
鯉魚肉吃多了如中毒不可自拔
嬰兒如何補魚肝油?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嗓子紮魚刺了怎麼辦?教你小妙招
8.保護皮膚
魚油對皮膚有很多好處, 可以調節油脂分泌、有助保濕。 另外, 研究表明, 多吃魚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利於保護皮膚膠原蛋白, 從而防止皮膚鬆弛, 出現皺紋或下垂。
9.提高精子數量
飲食習慣對想要懷孕的朋友相當重要。 美國麻塞諸塞州總醫院生育中心發現, 喜歡吃鮭魚、青魚和金槍魚等的男性, 精子數量比其他人多出34%。
冬天就吃這幾種魚
鯽魚
鯽魚富含蛋白質, 且易於消化吸收, 是肝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
帶魚
常吃帶魚有養肝補血、潤膚養發的功效。 雖然帶魚的脂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 但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帶魚富含鎂元素, 可以保護心腦血管系統, 預防高血壓等病。 帶魚適宜久病體虛、氣短乏力、皮膚乾燥的人食用, 而皮膚病、哮喘病患者則不宜食用。 帶魚宜煎著吃, 出鍋前噴些料酒, 味道更好。
鯉魚
鯉魚富含高品質蛋白質, 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 鯉魚適宜腎炎水腫、黃疸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人食用。
青魚
青魚富含硒、碘、鋅元素以及核酸, 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 常用於食療。 青魚體內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 可以擴張血管, 防止血液凝結。 青魚適宜水腫、肝炎、高血脂、高膽固醇、動脈硬化患者食用, 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和患有瘙癢性皮膚病的人食用。 青魚油脂較多, 適合烤著吃, 保證肉的鮮嫩度。
各類常見魚的功效
1.鯽魚
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 清熱解毒等, 主治浮腫腹水、產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症。
2.帶魚
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乾燥者尤為適宜。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3.鯉魚
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胎氣不長等症。
4.草魚
有平肝、祛風、活痹、截瘧之功效。古人認為,鯇魚肉厚而松,治虛勞及風虛頭痛,以其頭蒸食尤良。
這些人群應少吃魚
1.痛風患者: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風則是由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因此,痛風病人急性發作期要禁食一切肉類及含嘌呤高的食物;
2.出血性疾病患者: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對病情恢復不利;
3.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魚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擔負;
4.服用某些藥物的人: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為組胺受體拮抗藥,而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若上述抗組胺藥與之一起吃則會抑制組胺分解,造成組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症狀;
5.過敏體質者:特別是曾經因吃魚蝦類食物發生皮膚過敏的人應慎吃,以免再次引發過敏。
魚怎麼做營養價值最高
雖然魚類動物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是如果不能採用正確的烹飪方式,也將不能得到補充營養的良好效果。
做魚湯時應該在快起鍋的時候再放鹽,過快放鹽,魚蛋白、魚的美味等營養物質容易被鹽鎖住。
要想魚補,就儘量採用清蒸的方式,保持魚的原汁原味。如果高溫煎炒,魚蛋白等營養物質較容易被損壞。因此,清蒸的方式可保持魚的原汁原味,其營養價值更高。
老年人冬天吃魚有什麼好處
在冬天經常吃魚的話會對老年人有很大的進補作用,因為魚裡面有的脂肪酸是促進大腦發達的最好物質,而金槍魚,松魚和烏賊這類魚裡面有很多這樣的脂肪酸,牛肉和豬肉裡面是沒有這種脂肪酸的
2人的腦裡面有一半是脂肪,有十分之一就是這種脂肪酸,所以經常吃魚的話,可以保護老年人的大腦的血液的供應,從而減少大腦的炎症和減少老年人患上老人癡呆,還有魚的眼睛周圍的眼窩的脂肪有很高濃度的脂肪酸,脂肪酸可以很好的預防動脈的硬化,和心肌的梗塞。
編輯推薦:
鯉魚肉吃多了如中毒不可自拔
嬰兒如何補魚肝油?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嗓子紮魚刺了怎麼辦?教你小妙招
2.帶魚
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乾燥者尤為適宜。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3.鯉魚
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胎氣不長等症。
4.草魚
有平肝、祛風、活痹、截瘧之功效。古人認為,鯇魚肉厚而松,治虛勞及風虛頭痛,以其頭蒸食尤良。
這些人群應少吃魚
1.痛風患者: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風則是由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因此,痛風病人急性發作期要禁食一切肉類及含嘌呤高的食物;
2.出血性疾病患者: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對病情恢復不利;
3.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魚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擔負;
4.服用某些藥物的人: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為組胺受體拮抗藥,而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若上述抗組胺藥與之一起吃則會抑制組胺分解,造成組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症狀;
5.過敏體質者:特別是曾經因吃魚蝦類食物發生皮膚過敏的人應慎吃,以免再次引發過敏。
魚怎麼做營養價值最高
雖然魚類動物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是如果不能採用正確的烹飪方式,也將不能得到補充營養的良好效果。
做魚湯時應該在快起鍋的時候再放鹽,過快放鹽,魚蛋白、魚的美味等營養物質容易被鹽鎖住。
要想魚補,就儘量採用清蒸的方式,保持魚的原汁原味。如果高溫煎炒,魚蛋白等營養物質較容易被損壞。因此,清蒸的方式可保持魚的原汁原味,其營養價值更高。
老年人冬天吃魚有什麼好處
在冬天經常吃魚的話會對老年人有很大的進補作用,因為魚裡面有的脂肪酸是促進大腦發達的最好物質,而金槍魚,松魚和烏賊這類魚裡面有很多這樣的脂肪酸,牛肉和豬肉裡面是沒有這種脂肪酸的
2人的腦裡面有一半是脂肪,有十分之一就是這種脂肪酸,所以經常吃魚的話,可以保護老年人的大腦的血液的供應,從而減少大腦的炎症和減少老年人患上老人癡呆,還有魚的眼睛周圍的眼窩的脂肪有很高濃度的脂肪酸,脂肪酸可以很好的預防動脈的硬化,和心肌的梗塞。
編輯推薦:
鯉魚肉吃多了如中毒不可自拔
嬰兒如何補魚肝油?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嗓子紮魚刺了怎麼辦?教你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