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 人們應該注意自己的保養問題的, 生活中人們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的問題, 很多的人現在都很注意保養這一塊了。 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項也是很多的, 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其中的飲食原則。 我們看看專家的介紹。
原則一、甘淡滋潤
古人有雲:“厚味傷人無所知, 能甘淡薄是吾師, 三千淡薄從此始, 淡食多補信有之。 ”可見素、淡結合的飲食, 對健康是有益處的。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甘先入脾”。 在五行中脾胃屬土, 土生金, 肺腸屬金。 甘味養脾, 脾旺則金(肺)氣足。 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 而鹹味食物則易使人出現口渴之象。 《遵生八箋》還指出:“秋氣燥, 易食麻以潤其燥。 ”就是說秋季6節氣乾燥, 應當多進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潤味甘淡的食品, 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 可防止秋燥帶來肺及腸胃津液不足常見的乾咳、咽幹口燥、腸燥便秘等身體的不適症候或肌膚失去光澤、毛髮枯槁的徵象。
原則二、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 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 如穀類, 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製品, 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 主要供給維生素C, 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 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 營養的平衡, 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欲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 特別應多吃耐嚼、富於纖維的食物。
原則三、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 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 這是因為肺屬金, 通氣於秋, 肺氣盛於秋。 少吃辛味, 是要防肺氣太盛。 中醫認為, 金克木, 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 故在秋天要“增酸”, 以增加肝臟的功能, 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 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薑、韭、蒜、椒等辛味之品, 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 在夏季, 西瓜是消暑佳品, 但是立秋之後, 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 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中醫養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6節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 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原則四、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臟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克制化關係,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
原則五、早上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季6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需,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藥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在秋季6節氣,目前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黃精粥等。 推薦閱讀: 節後讓你快“瘦”的食物 晚餐政策四不要 讓你健康活到老。
編輯推薦:
秋天吃什麼去濕氣?為你推薦去濕氣的幾種食物 小編推薦 秋季防燥而養肺 秋季養生保健 秋季保健養生六大法則 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原則四、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臟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克制化關係,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
原則五、早上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季6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需,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藥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在秋季6節氣,目前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黃精粥等。 推薦閱讀: 節後讓你快“瘦”的食物 晚餐政策四不要 讓你健康活到老。
編輯推薦:
秋天吃什麼去濕氣?為你推薦去濕氣的幾種食物 小編推薦 秋季防燥而養肺 秋季養生保健 秋季保健養生六大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