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白癜風, 病名。 見《外科正宗》。 又名汗斑。 以初起呈斑點狀, 久而變大融合成片, 顯紫色或灰白色, 邊緣較清楚, 可脫細屑, 冬輕夏重為特徵。 經劉純源中醫驗證此病多發於胸背、頸項、肩胛等處。 常因臟腑積熱, 感受暑濕而成, 或由傳染而得。
疾病症狀
以皮膚出現紫斑﹑白斑或紫白相間, 邊界清楚的斑點, 小如針頭, 或大如錢幣, 斑內毛髮顏色不變為特徵的傳染性皮膚病。 夏季出汗後皮疹更明顯, 故俗稱汗斑, 是由腐生的花斑癬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淺表性真菌病。 分佈於世界各地, 但多見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
紫白癜風初起皮膚上出現黃豆到豌豆大小的斑片, 色淡紅或赤紫, 或棕黃, 或淡褐, 繼則游走成片, 上有細小糠秕狀鱗屑, 刮之更明顯, 微微發亮, 將愈時呈灰白色斑片。 多發於頸側﹑胸背﹑肩胛﹑腋窩﹑下部軀幹﹑乳下﹑會陰等處, 亦可蔓延全身。 一般無自覺症狀, 或稍有瘙癢, 經過緩慢, 冬輕夏重, 或入冬自愈, 至夏又發。
疾病治療
白斑局部以及全身有害的因素下調, 有害物質如免疫介導細胞素、氧化自由基等, 一旦出現便及時使之降解, 或由其他因素對抗, 使之對皮膚完全無害。 並且調節自身免疫, 消除自身抗黑色素細胞抗體, 使黑色素細胞免遭破壞, 黑色素細胞在數量上和功能上保持正常水準,
功效
一期:治療能快速生效, 抑制白斑表皮基因, 使白斑擴散立即得到控制。
二期:滲透治療可通過祛風燥濕、舒經活絡、活血化淤及去除異常粘液質之功效, 來改善微循環, 調節氣滯血淤, 使血養得以供應, 從而使黑色素活性增加, 促成黑色素大量生成, 患者患處會出現米粒大小的色素斑點。 這個階段皮膚代謝功能基本正常化, 白斑已消, 逐漸融合膚色。
三期:鞏固治療通過內清髒毒, 外療肌膚通氣和血, 改善人體免疫功能, 平衡人體物質代謝,
四期:通過增強患者自身免疫能力, 有效增強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的能力, 達到愈後不復發的目的。
注意事項
1、日常心態:白癜風患者由於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較重, 在生活中有不如意、不順利的時候, 較健康人更易喪失信心和生活下去的勇氣。
2、出行注意:經常曬太陽, 由於白癜風的發生, 是因為受遺傳、免疫、精神等因素的影響, 引起局部皮膚和毛囊內黑色素合成出現障礙。
3、避免接觸酚及酚類化合物:如氫醌單苯醚(取代酚的一種), 被用做橡膠的抗氧化劑, 經常接觸橡膠製品如橡膠手套, 橡膠鞋帶等, 常引起局部脫色而出現白斑,
4、加強自身休養, 保持樂觀情緒:人的情緒變化與健康密切相關, 情感的異常反應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