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的訓練是分層次的, “人階訓練”和“地階訓練”是它的基本層次, 那麼“天階訓練”就是它的高級層次, 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這“天階訓練”, 這需要在前面兩個層次練好的基礎上加以訓練才能有所成效。
天階訓練, 是一項難度較高的訓練, 更考驗人的悟性和認知能力。
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 分三層。
第一層聽勁:何謂聽, 又謂能聽, 須細審之。 勁與力大異。
聽勁的把握, 需要功力深厚到一定地步, 能夠感受勁力的來源。
秘傳謂勁由於筋, 力由於骨, 至哉言乎。 近世學者, 盲從至死, 而終不知勁之為用,
勁之為勁, 氣由於筋致柔, 有彈力耳。 唯柔乃能與對手粘連相隨, 能粘連則我之氣與彼之氣相接觸, 欲測其氣之動靜變化, 故曰聽。
即拳論所謂彼微動, 我先動之機。 此為天階一層。
這一層練好了, 就可以進行下一層的練習。
第二層懂勁:懂勁與聽勁有其功夫上的深淺精粗之別。
彼微動, 我可聽而得之。 我先動, 則懂而後能之。 得機得勢在我不在彼, 此乃由淺入深矣。 至於精粗難言矣。 秘傳為彼微動, 我聽而知之。
然微動易測, 未動難知。 苟能於未動, 聽而知之, 其庶乎階及神明矣。
曰:無他, 氣由於筋脈膜膈。 其勁有四:曰防禦、曰潛藏、曰將發、曰撤擊。 能收縮骨節曰筋, 能迴圈血液曰脈。 膜在肌肉間, 裹筋與骨及臟腑皆有之。
膈, 肝膈也。
知其斂氣欲退而撤擊矣。 此為懂勁之極致。 精矣、至矣。 此為天階二層。
第三層階及神明:此難言矣。 拳論終之曰, 意在精神不在氣。
在氣則滯, 有氣則無力。 無氣則純剛。 此言甚奇。 似視氣, 尤若未足重耶。 其實不然。
氣能得化境而進乎精神之作用。 其所謂無力之力, 神力也。 目之所注, 神之所到, 氣已隨之。 氣能運身, 不待動心。 而神可以挾氣而行, 是為神力, 亦可謂之神速。
學者類多, 捨近求遠, 不知丹田積氣之妙用。 氣尤風與水與雲之類。 風與水與雲皆能有積力。 於天地之積氣一是。 孟子所謂養浩然正氣, 至大至剛則塞乎天地間, 即是也。
風與水之積力易見, 亦易知。 唯雲與氣之積力難見, 亦難知。 有飛機後, 始知黑雲中有雷電, 觸之必成碎粉, 無倖免也。 可知矣。 至積氣能載天地, 更何論矣。
神力神速, 誠有雷電之意, 存乎其間。 此之謂階及神明。 此為天階三層。
此為太極拳之訓練方法, 學者應循序漸進, 拾級而上, 登峰造極, 無難矣。
余乃心三豐, 宗嶽之心, 竟二公未竟之志, 興傳統國術。 舍此未由, 願學者共勉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