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藥物誘導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有何特點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肝臟慢性炎症壞死性疾病, 可由服用損肝藥物誘發或觸發, 一般發生在用藥2~24個月或更長, 臨床中可出現肝炎表現、肝衰竭、血液生化改變、高丙種球蛋白血症及肝組織學改變。

肝炎表現——患者可出現乏力、噁心、厭油膩、嗜睡、腹部不適、腹瀉、黃疸和肝腫大等肝炎表現, 常伴有發熱、多發的對稱性的關節疼痛、皮疹等肝外系統表現。

肝衰竭——部分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丙硫氧嘧啶、英利昔單抗、氯美辛和特比萘芬等藥物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肝衰竭, 出現意識障礙、穢語、肝臭、腹水、出血傾向等,

甚至導致死亡。

血液生化改變——患者ALT、AST升高, ALT達120~2539U/L, AST達179~1984U/L, 多數患者在停藥後數周內轉氨酶達到峰值, 此外還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出現黃疸,

高丙種球蛋白血症——幾乎所有患者都伴有高丙種球蛋白血症, 血清中可檢測到ANA、ASMA、抗雙鏈DNA抗體、抗Ⅰ型肝腎微粒體抗體等。

肝組織學改變——患者肝組織學表現為匯管區和小葉炎症, 碎屑樣壞死, 橋樣壞死, 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 嚴重者可表現為重度橋狀壞死, 明顯膽汁鬱積, 淋巴細胞浸潤。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