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年人用品專賣店前有點冷清

 

記者在該家老人用品專賣店裡看到, 店內物品種類繁多, 絕大部分屬於老人專用物品, 價格也不高。 據經營者介紹, 該店已開張了3個多月, 所售物品達200多種, 但銷售業績一般, 很少有老人光臨, 前來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給祖輩和父輩購買禮品。 記者在店內逗留了將近一個小時, 卻只見到一個顧客。
隨後, 記者走訪新一佳、華商、金天龍等新會幾家規模較大的商場發現, 除了一些保健藥品和食品, 幾乎所有商場內的老人物品所占份額都為最小, 而會城繁華的步行街到處都是俏麗的青年男女裝和童裝,

但老人衣服和飾品卻幾近空白。 不少商場負責人表示, 與嬰幼兒用品相比, 老人用品的銷售情況不太理想, 商場於是把老人用品減到較小的份額。
老人消費觀念待改變
據業內人士分析, 老人愛光顧一些低檔的購物場所, 並非老人消費不起, 而是因為老人的消費觀念問題。 大部分老人有足夠的錢走進一些高檔的商場和專賣店購買所需物品, 但長期以來養成的消費習慣, 讓他們更喜歡光顧一些便宜的地攤。
“大商場和專賣店裡的東西太貴了, 我可捨不得花錢……”記者採訪了幾位元老人時, 大部分都這樣回答。 他們大多認為, 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沒必要講究品牌和檔次。 一些年輕人則認為, 老一輩人賺錢十分辛苦,
所以花錢也就特別謹慎, 另外, 老人們大部分希望能夠為自己的兒孫輩存錢, 所以捨不得花。
老人愛到地攤購物
記者在新會專賣中低檔服裝、飾品等的女人街及一些地攤看到, 來來往往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 以老年人為主。
據瞭解, 女人街的服裝價格比較便宜, 並且一般都可以和檔主討價還價, 而在地攤擺賣的物品品質相對較差, 不少甚至是“三無”產品, 但由於價格便宜, 吸引了不少老人購買。
一位元在地攤上轉來轉去的阿婆告訴記者, 她很少去高檔的商場, 一般都在地攤上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價格十分便宜。 挑了許久, 阿婆花12元買了一副老花眼鏡, 而在老人用品專賣店裡, 一副包裝精美、有品質保證的金邊老花鏡也就賣20元。

業內人士認為, 老人這種消費觀念並不合理。 地攤上的東西相對來說, 安全隱患較多, 尤其是一些與健康息息相關的物品, 比如藥品、食品、保健用品等, 因此, 購買這些物品時需謹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