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什麼中藥養胃 推薦十種養胃中藥

養生之道網導讀:

說到吃什麼中藥養胃,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養胃的中藥有哪些。 中藥不能亂吃, 一定要對症才能服用。 具體吃什麼中藥養胃呢?下麵小編推薦十種養胃中藥。

吃什麼中藥養胃?

常用的養胃中藥有茯苓、白術、黃芪、人參、淮山、薏米、靈芝、黃精、刺五加、沙參、大棗、甘草等。

1、白術

白術性溫, 味苦甘, 入脾、胃經, 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效, 用於治療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等症, 為常用的中藥材。 市場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術, 使用時要注意鑒別。

2、山藥

吃山藥可健脾益胃、助消化, 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有幫助。 選山藥也有講究, 一般應選外觀完整、平直、粗細均勻、無異常斑點、沒有腐爛的山藥。

3、黃精

黃精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也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服用, 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 可以將黃精與黨參、白術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 如果是伴有口幹食少、飲食無味、舌紅無苔等胃陰虛的人群, 則可以將黃精與石斛、麥冬、山藥等調配藥膳食用。

4、蓮子

蓮子的藥性平和, 味道稍微有點甘甜, 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之氣, 可以起到止瀉的作用, 另外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 蓮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棗

許多中醫藥書籍中都有關於紅棗保健作用的記載:補虛益氣,

養血安神, 健脾和胃, 是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 紅棗炒黑後泡茶喝, 可治療胃寒、胃痛。

6、甘草

在中醫上, 甘草補脾益氣, 滋咳潤肺, 緩急解毒, 調和百藥。 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 生用主治咽喉腫痛, 痛疽瘡瘍, 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 大便溏薄, 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7、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 性微寒。 歸肺、胃經。 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 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 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8、黃芪

黃芪, 又名綿芪,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 具有健脾補氣、升陽舉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 適用於肝損傷、肝炎及胃潰瘍、胃炎等人群。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 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能除濕利水, 還有抗衰老的作用。 除了最常見的茯苓餅, 還可以將茯苓打磨成粉後放入粥中食用, 或拌蜂蜜後抹到糕點上蒸熟食用。

10、芡實

芡實又名雞頭米, 性平, 味道甜澀, 是補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 同時還有固津的作用它與蓮子的功效相似, 只不過它的收斂作用比蓮子強。 如果脾胃虛弱拉肚子, 芡實還有助止瀉。 由於芡實較硬, 應該長時間熬煮, 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養生之道網提醒, 養胃中藥“怕”糯米。 糯米、肉類、豆類等食物不易消化,

正在服用健脾養胃類中藥的人最好少吃, 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影響病人康復。 胃腸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 如果多吃這類食物, 往往會導致腸胃不堪重負。

以上是養胃的食材, 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的是養胃的食療方, 根據不同的胃部問題進行調理, 來瞭解下吧。

6款養胃食療方

1、山藥百合大棗粥

原料:山藥90克, 百合40克, 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 大米適量。

做法:山藥清洗乾淨, 切成碎米粒狀。 粳米淘洗乾淨, 放入鍋內、加百合、大棗、薏苡仁, 上火燒開, 換小火慢慢熬煮成粥。 每日2次服食。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 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 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

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2、參芪猴頭燉雞

材料:猴頭菌100克, 母雞1只(約750克), 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 薑片、蔥結、紹酒、清湯、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菌洗淨去蒂, 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乾淨, 以除苦味, 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 把母雞去頭腳, 剁方塊, 放入燉盅內, 加入薑片、蔥結、紹酒、清湯, 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 用文火慢慢燉, 直至肉熟爛為止, 調味即成。

功效:補氣健脾養胃。

3、蓮子豬肚湯

材料:豬肚1個、蓮子1把、蔥兩段、薑一塊、香蔥四根、花椒一湯匙

做法:

1、豬肚切條, 冷水放一湯匙花椒, 半塊拍碎的薑, 和豬肚一起中小火煮開, 繼續煮一分鐘髒東西會很多那樣, 放一湯匙料酒。 再次煮開。撈出洗淨。蓮子不要泡。薑切片。

2、豬肚條,蓮子,蔥薑,足量水一起加入湯鍋。

3、大火燒開,小火煲到湯呈奶白色。

4、調入鹽,胡椒粉繼續小火煮半小時。

5、出鍋前加入香油和香蔥即可。

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4、砂仁黃芪豬肚湯

材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做法:將豬肚洗淨,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消食開胃的作用。

5、蟲草百合鴨肉湯

材料:冬蟲夏草3克,百合25克,鴨肉100克

做法:先將鴨肉燉30分鐘,然後加入冬蟲夏草、百合再燉20分鐘,調味後飲湯並食蟲草和鴨肉。

功效:健脾養胃並潤肺補腎。適用於脾胃虛弱、肺腎不足,元氣虧虛的患者。

6、養胃佛手粥

材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佛手柑煎湯去渣,再加入粳米、冰糖同煮為粥。

功效:適用于肝鬱、胃脹的患者。

知道怎麼吃養胃了,接下來我們還要瞭解一些養胃常識和習慣,更好地保養胃部。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良好的養胃習慣

自我按摩操

每天晚餐1小時,一套簡單的自我按摩操能有效幫你緩解難受。

步驟:首先坐下,雙手握腳板,將雙腳收至腹部前方;維持這個姿勢慢慢後躺;腹部用力,雙手盡可能緊握腳板,背部往前後方向滾動。

注意:適可而止,小心頸部扭傷。

倒立放鬆健胃法

平躺,從腳底、腳跟、小腿後面、兩腿彎、大腿後面、腰部、背部、後頸,依次支撐起身體,保持5秒後,緩慢放下。每日可做2~3個迴圈。呼吸以自然為主,也可採用腹式呼吸。

氣動按摩

我們平時的呼吸方法都屬於胸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法並不能大量地吸入新鮮的空氣。若使用腹式呼吸,可以憑藉吸入的氣體鼓起腹部,腹肌的收縮和放鬆就是一種良好的按摩,可促進胃腹運動,改變消化機能。且腹式呼吸法擴大了血液含氧量,讓肌體變被動為主動地排除人體廢物。

叩齒法

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叩齒法非常簡單實用:你只需摒除雜念,全身放鬆,口唇輕閉,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36次即可。

腹式呼吸按摩的方法

平躺在床上進行,吸氣時要儘量深吸氣,用力讓腹部、肺部充滿氣,但不能停止,還要盡力吸氣,當腹部無法再吸入空氣時屏息3-5秒左右的時間,再將腹部和肺部的氣緩緩吐出,吐氣過程不能少於8秒鐘。

手動按摩

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後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養生之道網導讀

:睡前吃什麼養胃?有些人認為睡前喝牛奶、果汁可以養胃又助眠,這是真的嗎?睡前喝牛奶果汁不養胃反而傷胃!那麼睡前吃什麼養胃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睡前吃什麼養胃?

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

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

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對於胃潰瘍病人和胃切除術後的病人,提倡少量多餐,因此在上床半小時前最好能加一餐,食物可選擇麵包、雞蛋、粥等。不宜進食純流質食物。

睡前喝牛奶果汁不利於養胃

很多人都聽說過睡前喝牛奶對胃有益的說法,其實,睡前喝牛奶、果汁對養胃並無益處,特別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

睡前喝牛奶並不是所有人的“養生良方”,這樣會刺激胃酸和膽汁的分泌,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進食。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份等會引起胃酸分泌,長期如此,在夜間空腹狀態下有可能對胃造成損傷,並加重反流症狀。

牛奶也並非人人都適合。有的人對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後無法分解,導致腹瀉、胃腸脹氣。專家建議,有乳糖不耐的人可選擇優酪乳、硬乳酪等經過發酵、處理的乳製品,乳糖經過轉化、含量降低,可能會減少乳糖不耐者的症狀。

養胃的八個關鍵時間

7∶00——晨起一杯溫開水。晨起漱洗完畢後喝半杯到一杯溫開水,可以補充流失的水分,促進胃腸蠕動,幫助胃腸做好接受早餐的準備。

8∶00——早餐最佳時間。早餐最好在起床後1小時,與午餐間隔4小時。長期不吃早餐易導致營養失衡,同時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

12∶00——午飯後別馬上午睡。午飯時間要儘量充裕,不要飛快吃完飯馬上投入工作中。吃完飯最好能安靜待一會兒,保證血液大量流向胃腸道,使其正常工作。另外,午餐吃完後不宜馬上午睡,最好休息一會兒再睡。

14∶00——飯後一支煙,提早見神仙。吸煙會使血管收縮,胃的保護能力變差。同時,煙鹼、尼古丁等毒物也會進入唾液,這些均可導致胃潰瘍。

16∶00——加餐最保“胃”。下午如果覺得餓,可以適量補充一點點心水果,長期空腹容易導致胃潰瘍和胃腸功能紊亂。

19∶00——晚餐後站立半小時。有胃食道反流的人,儘量不要飯後躺著或坐下,這樣胃酸會反流到食道,使症狀加劇。餐後最好站半小時,但不要做劇烈運動,否則容易消化不良。

20∶00——餐後1小時別做“沙發土豆”。這是脂肪最容易堆積的時候,儘量不要坐在電視前當“沙發土豆”,可以散步或慢跑。

22∶00——睡前儘量別進食。睡前喝牛奶並不是所有人的“養生良方”。吳詠冬解釋,這樣會刺激胃酸和膽汁的分泌,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進食。

再次煮開。撈出洗淨。蓮子不要泡。薑切片。

2、豬肚條,蓮子,蔥薑,足量水一起加入湯鍋。

3、大火燒開,小火煲到湯呈奶白色。

4、調入鹽,胡椒粉繼續小火煮半小時。

5、出鍋前加入香油和香蔥即可。

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4、砂仁黃芪豬肚湯

材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做法:將豬肚洗淨,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消食開胃的作用。

5、蟲草百合鴨肉湯

材料:冬蟲夏草3克,百合25克,鴨肉100克

做法:先將鴨肉燉30分鐘,然後加入冬蟲夏草、百合再燉20分鐘,調味後飲湯並食蟲草和鴨肉。

功效:健脾養胃並潤肺補腎。適用於脾胃虛弱、肺腎不足,元氣虧虛的患者。

6、養胃佛手粥

材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佛手柑煎湯去渣,再加入粳米、冰糖同煮為粥。

功效:適用于肝鬱、胃脹的患者。

知道怎麼吃養胃了,接下來我們還要瞭解一些養胃常識和習慣,更好地保養胃部。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良好的養胃習慣

自我按摩操

每天晚餐1小時,一套簡單的自我按摩操能有效幫你緩解難受。

步驟:首先坐下,雙手握腳板,將雙腳收至腹部前方;維持這個姿勢慢慢後躺;腹部用力,雙手盡可能緊握腳板,背部往前後方向滾動。

注意:適可而止,小心頸部扭傷。

倒立放鬆健胃法

平躺,從腳底、腳跟、小腿後面、兩腿彎、大腿後面、腰部、背部、後頸,依次支撐起身體,保持5秒後,緩慢放下。每日可做2~3個迴圈。呼吸以自然為主,也可採用腹式呼吸。

氣動按摩

我們平時的呼吸方法都屬於胸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法並不能大量地吸入新鮮的空氣。若使用腹式呼吸,可以憑藉吸入的氣體鼓起腹部,腹肌的收縮和放鬆就是一種良好的按摩,可促進胃腹運動,改變消化機能。且腹式呼吸法擴大了血液含氧量,讓肌體變被動為主動地排除人體廢物。

叩齒法

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叩齒法非常簡單實用:你只需摒除雜念,全身放鬆,口唇輕閉,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36次即可。

腹式呼吸按摩的方法

平躺在床上進行,吸氣時要儘量深吸氣,用力讓腹部、肺部充滿氣,但不能停止,還要盡力吸氣,當腹部無法再吸入空氣時屏息3-5秒左右的時間,再將腹部和肺部的氣緩緩吐出,吐氣過程不能少於8秒鐘。

手動按摩

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後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養生之道網導讀

:睡前吃什麼養胃?有些人認為睡前喝牛奶、果汁可以養胃又助眠,這是真的嗎?睡前喝牛奶果汁不養胃反而傷胃!那麼睡前吃什麼養胃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睡前吃什麼養胃?

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

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

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對於胃潰瘍病人和胃切除術後的病人,提倡少量多餐,因此在上床半小時前最好能加一餐,食物可選擇麵包、雞蛋、粥等。不宜進食純流質食物。

睡前喝牛奶果汁不利於養胃

很多人都聽說過睡前喝牛奶對胃有益的說法,其實,睡前喝牛奶、果汁對養胃並無益處,特別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

睡前喝牛奶並不是所有人的“養生良方”,這樣會刺激胃酸和膽汁的分泌,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進食。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份等會引起胃酸分泌,長期如此,在夜間空腹狀態下有可能對胃造成損傷,並加重反流症狀。

牛奶也並非人人都適合。有的人對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後無法分解,導致腹瀉、胃腸脹氣。專家建議,有乳糖不耐的人可選擇優酪乳、硬乳酪等經過發酵、處理的乳製品,乳糖經過轉化、含量降低,可能會減少乳糖不耐者的症狀。

養胃的八個關鍵時間

7∶00——晨起一杯溫開水。晨起漱洗完畢後喝半杯到一杯溫開水,可以補充流失的水分,促進胃腸蠕動,幫助胃腸做好接受早餐的準備。

8∶00——早餐最佳時間。早餐最好在起床後1小時,與午餐間隔4小時。長期不吃早餐易導致營養失衡,同時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

12∶00——午飯後別馬上午睡。午飯時間要儘量充裕,不要飛快吃完飯馬上投入工作中。吃完飯最好能安靜待一會兒,保證血液大量流向胃腸道,使其正常工作。另外,午餐吃完後不宜馬上午睡,最好休息一會兒再睡。

14∶00——飯後一支煙,提早見神仙。吸煙會使血管收縮,胃的保護能力變差。同時,煙鹼、尼古丁等毒物也會進入唾液,這些均可導致胃潰瘍。

16∶00——加餐最保“胃”。下午如果覺得餓,可以適量補充一點點心水果,長期空腹容易導致胃潰瘍和胃腸功能紊亂。

19∶00——晚餐後站立半小時。有胃食道反流的人,儘量不要飯後躺著或坐下,這樣胃酸會反流到食道,使症狀加劇。餐後最好站半小時,但不要做劇烈運動,否則容易消化不良。

20∶00——餐後1小時別做“沙發土豆”。這是脂肪最容易堆積的時候,儘量不要坐在電視前當“沙發土豆”,可以散步或慢跑。

22∶00——睡前儘量別進食。睡前喝牛奶並不是所有人的“養生良方”。吳詠冬解釋,這樣會刺激胃酸和膽汁的分泌,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進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