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經散寒的六烏酒

在中醫學術領域裡, 風濕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都屬於風寒濕痹證, 治療此疾病是比較複雜的。 這裡介紹六烏酒給大家, 多喝六烏酒能幫助治療風寒濕痹證, 而且六烏酒的配方也比較簡單。 來看六烏酒的用法!

配方

制川烏、制草烏、制何首烏、烏梢蛇、烏梅、烏藥、甘草各15g。

制法

上藥共研粗末, 用白酒(不能飲白酒者用黃酒代替)1500ml浸泡, 7日後, 去渣過濾, 即得。

用法

口服。 每次10~20ml, 每日2次。

功效

溫經散寒, 養血祛風, 通絡止痛。

主治

風寒濕痹症。

宜忌

不宜過量飲服。 高血壓病、心動過速者及孕婦忌用。

附記

川烏、草烏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但其毒性大, 故入藥內服必須制用, 可以先從小劑量開始, 以免中毒。

風寒濕痹

風寒濕痹, 中醫病證名, 為行(風)痹、痛(寒)痹、著(濕)痹的合稱。 見《聖濟總錄》卷二十。 因風寒濕三氣雜至, 致氣血瘀滯, 證見身重而痛, 四肢拘攣, 甚則走注疼痛, 或手足麻木等。 是外邪侵襲經絡, 氣血閉阻不暢, 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 名為痹證。 治宜祛風散寒利濕。

本病證可見于現代醫學診斷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神經痛等。

病因

風寒濕痹是風、寒、濕三氣外邪侵襲經絡, 氣血閉阻不暢引起的。

1.正氣不足是痹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 體虛腠理空疏, 營衛不固, 為感邪創造了條件,

故《諸病源候論, 風病.風濕痹候》說:“由血氣虛, 則受風濕”。 《濟生方.痹》也說:“皆因體虛, 腠理空疏, 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 ”正氣不足, 無力驅邪外出, 病邪稽留而病勢纏綿。

2.外感風寒濕邪, 多因居處潮濕, 涉水冒雨, 或睡臥當風, 或冒霧露, 氣候變化, 冷熱交錯等原因, 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襲人體所致。 正如《素問.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痹也。

風、寒、濕之邪往往相互為虐, 方能成病。 風為陽邪開發腠理, 又具穿透之力, 寒借此力內犯, 風又借寒凝之積, 使邪附病位, 而成傷人致病之基。 濕邪借風邪的疏泄之力, 寒邪的收引之能, 而入侵筋骨肌肉, 風寒又借濕邪之性, 黏著、膠固於肢體而不去。

風、寒、濕病邪留注肌肉、筋骨、關節, 造成經絡壅塞,

氣血運行不暢, 肢體筋脈拘急、失養為本病的基本病機。 但風寒濕病邪為患, 各有側重, 風邪甚者, 病邪流竄, 病變遊走不定;寒邪甚者, 肅殺陽氣, 疼痛劇烈;濕邪甚者, 黏著凝固, 病變沉著不移。

痹病日久不愈, 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 血脈瘀阻, 津液凝聚, 痰瘀互結, 閉阻經絡, 深入骨骱, 出現皮膚瘀斑、關節腫脹畸形等症, 甚至深入臟腑, 出現臟腑痹的證候。 初病屬實, 久病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 伴見氣血虧虛, 肝腎不足的證候。

臨床表現

風寒濕痹。 關節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 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 甚則關節腫大。 又可分為以下三型:

1.行痹

肢體關節走竄疼痛, 痛無定處, 有時兼有寒熱, 舌苔黃膩、脈浮。

2.痛痹

遍身或局部關節疼痛,

痛有定處, 得熱稍緩, 遇冷則劇, 苔白脈弦緊。

3.著痹

關節酸痛、肌膚麻木、痛有定處, 陰雨風冷每可使其發作, 苔白膩, 脈濡緩。

結語:有關六烏酒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六烏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 多喝六烏酒能幫助我們治療風寒濕痹症, 對於此中醫疾病, 很多人都不太瞭解。 上述小編也簡單介紹了下, 是屬於我們現在說的風濕病, 大家要多注意喲!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