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加祛濕酒

五加祛濕酒——原名“五加酒”

[藥物組成 五加根莖(細判五鬥) 六月六日曲末三鬥黍米(糯米亦得)一石

[功能主治 祛風濕。

[用法用量 每次溫服一盞, 漸加勿令醉。 又遠志十兩末之, 下釀中, 益炒玄參及蛇皮肉亦得, 其糟與已下食之尤佳。

[製備方法 以上三味用水五鬥, 合五加同下於大釜中, 用木棒測量深淺, 在水準處刻上記號, 再添水一石鬥, 共計兩石, 即用急火煎, 取藥汁減下至水刻處即得。 以大盆安淨筐, 筐中安淨布單兼滓漉著筐中, 其汁在盆中唯有五鬥, 且別盛密封蓋之, 又重取所漉者五加滓, 以水煮之, 如別有五加添和同煮更佳,

取此汁用淘米, 拌飯炊之, 如常炊法, 用前五加濃汁漬曲, 且炊米五鬥釀之, 餘五鬥分為兩酸如常造酒法, 酒熟壓漉密封口。

[資料來源 唐·《外台秘要》

按:五加皮辛苦而溫, 善於化濕。 然《本草思辨錄》曰:宜下焦風濕之緩證。 若風濕搏於肌表, 則非其所司說明本酒對下焦風濕, 兩腳無力疼痛者較為相宜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1)細柱五加根皮呈不規則又鄭或單鄭筒狀, 有的呈塊片狀, 長4-15cm, 直徑0.5-1.5cm, 厚1-4mm。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有不規則裂紋或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內表面共同白色或灰黃色, 有細縱紋。 體輕, 質脆, 斷面不整齊, 灰白色或灰黃色。 氣微香, 味微辣而苦。

以皮厚、氣香、斷面灰白色為佳。

(2)無梗五加根皮圓柱形或切成不規則塊片。

皮厚0.5-1mm。 外表面灰褐色棕褐以, 有縱向皺紋, 皮孔色略淺, 橫向明顯隆起。 莖皮暗灰色或灰黑色;嫩莖上有刺, 呈扁錐形, 多數剝落, 皮孔點狀或徑向橢圓形。 氣微香, 味淡。

(3)乾燥根皮呈捲筒狀, 單卷或雙卷, 長7~10釐米, 筒徑約6毫米, 厚約1~2毫米。 夕表面灰褐色, 有橫向皮孔及縱皺, 內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 質脆, 易折斷, 斷面不整齊;淡灰黃色。 氣微香, 味微苦澀。 以粗長、皮厚、氣香、無木心者為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