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斷奶前的主食

泥糊狀食物是含液量介於液體食物和固體食物之間的食物它比液體食物幹, 比固體食物稀, 類似稠粥般。

任何一種食物, 無論是動物狀食物, 還是植物性食物都可以做成泥糊狀, 如爛米粥、蛋黃粥、豬肝泥、魚肉鬆粥、肉末泥、各種營養米粉, 青菜粥等等 。

值得注意的是, 年輕的媽媽應使用小調羹或小匙給寶寶喂泥糊狀食物, 不要用奶瓶餵養。 餵食時要有耐心, 不能強迫。 一次喂某種食物不成功也不能就此認為 寶寶不喜歡或不適應, 可過些時候再給試吃。 添加新的食物種類一定要在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加;從細到粗,

增加食物種類也要從習慣了一樣再加一樣, 不能 一兩天內增加2到3種。 孩子患病時最好暫緩添加。 此外, 由於泥糊狀食物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均不足, 不宜長期給嬰兒喂吃。 半歲以上的嬰兒牙齒開始萌出。 胃的 容量也大大增加, 可增加蛋黃餅乾、烘饅頭片、肉末等輔食, 有利於寶寶咀嚼功能訓練, 為過渡到吃固體食物作準備。

長期以來, 無論營養界還是兒科界都把泥糊狀食物視為輔助食物。 其實, 泥糊狀食物是4-6個月嬰兒的主食, 非它不可, 為什麼這樣說呢?

近期研究表明, 嬰兒出生後34個月時, 單純母乳餵養已經開始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要, 在6個月時再也不能滿足其營養需求。 對這一階段的嬰兒而 言,

牙質和消化器官還沒有成熟, 咀嚼概念尚不完善, 用液體食物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 用固體食物餵養嬰兒又無法接受, 只能選用泥糊狀食物餵養。

嬰兒長到46個月時添加泥糊狀食物是促進咀嚼功能發育的適宜刺激, 年輕媽媽這樣做擴大了嬰兒味覺感受的範圍, 防治日後孩子挑 食、偏食和拒食等不良進食行為的發生, 為一歲後正確進食均衡膳食打下基礎。

相反, 在這個特殊時期延遲或不添加泥糊狀食物會使嬰兒缺乏咀嚼的適宜刺激, 咀嚼 功能發育遲緩或咀嚼功能低下, 不能攝取更多的營養, 造成營養不良;使嬰兒後期語言發育遲緩, 繼而產生認知不良, 操作智商低分。 這是由於咀嚼功能發育完善對 語言能力的發育有直接影響所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