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都“品嘗”過落枕的滋味,
人的一生當中難免不發生落枕。
只是,
有的人認為落枕是小毛病,
沒必要過多關注,
或者貼上幾張風濕止痛膏,
三兩天症狀就能自行緩解。
其實,
這種看法有失偏頗。
要弄清個中緣由,
還得從落枕原因談起。
一般人都認為,
落枕主要是由於睡眠時頸部姿勢欠妥,
枕頭使用不當,
致使頸部一側肌肉、關節和韌帶較長時間地受到過度牽拉,
造成急性軟組織損傷;或是睡眠中未注意保暖,
致使頸部一側的肌肉受風著涼,
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肌肉痙攣性疼痛導致。
這些看法似乎不錯,
然而最近有關專家研究認為,
落枕並不僅僅在睡眠時發生,
任何使頸部肌肉勞累或者突發性損傷均可反復引起落枕。
患有頸椎病時,
頸椎關節的錯亂也會引起落枕。
從這種意義上講,
反復落枕是頸肌慢性勞損的結果。
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來說,
有些落枕是可以自行緩解的,
但往往好得不徹底或容易復發,
造成習慣性落枕。
反復發生的落枕,
到了一定程度,
就會轉變為頸肌勞損或者頸椎骨質增生,
那時要完全恢復難度就大了。
因此,
落枕毛病雖小,
但也不可等閒視之,
應及時治療,
尤其是初次落枕者,
更要徹底根治。
目前,
治療落枕常用的方法有針灸、按摩、理療,
外擦正紅花油、外貼止痛膏等。
常言道:治病不如防病好。
預防落枕並不難,
關鍵是堅持做好以下三方面:首先,
準備一個好枕頭。
按人體頸部解剖生理特點,
一個適宜的枕頭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
應掌握在10~15釐米為宜。
枕頭也不能太寬太輕,
寬度最好在相當於肩至耳的距離即可,
柔軟度以易變形為度。
在製作枕頭時,
還可加入研細的中藥,
例如黃芪、當歸、甘草等,
以促進頸部血液迴圈。
其次,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睡覺時蓋被不但要蓋全身,
而且還要蓋好頸部,
將被子往上“拉一拉”。
天氣炎熱時,
不要將頸部長時間對著電風扇吹,
睡覺不可睡在有“穿堂風”的地方,
以免頸部著涼引起頸肌痙攣誘發落枕。
久坐伏案工作的人,
勿忘頸部保健,
要經常起身抬頭活動頸部,
防止頸肌慢性勞損。
第三,
補充鈣及維生素。
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要素。
足夠的鈣及維生素。
還能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
有利於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
平時應多食用骨頭湯、牛奶和豆製品以及新鮮蔬菜,
必要時也可適當服用鈣片和維生素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