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腐燉魚
食材:草魚、北豆腐、蔥、薑、蒜、花椒、八角、幹辣椒、花雕酒。
做法
1首先就是要把買來的新鮮魚剁成5釐米寬的段;切塊豆腐, 用熱水焯一下, 去除豆腥味, 也可以讓豆腐不易碎。
2熱油煸炒蒜、大料、花椒、幹辣椒。 放入魚塊, 倒入花雕酒, 不用翻動魚塊, 讓花雕酒和香料的味道逼入魚肉之中。
3加入沒過魚的水, 再加醋, 大火燒開煮5分鐘, 入蔥、薑和適量醬油、鹽、糖。
4最後就是轉小火燒個20分鐘後, 將豆腐快速的倒入鍋中, 湯汁收濃就可以吃了。
功效: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
2麻醬面
食材:黃瓜、豆芽、麵條、醬油、芝麻醬、麻油、蔥、蒜、糖、醋、花椒粉。
做法
1鍋洗淨, 倒入小碗清水, 燒開後加入鹽、油, 將洗淨的豆芽燙過, 撈起備用。
2醬油、芝麻醬、麻油、大蒜末、糖、醋、花椒粉放在碗內, 用勺子拌勻成糊狀。
3鍋內放清水和鹽, 將麵條煮熟。 把醬汁倒在麵條上拌勻, 黃瓜絲、豆芽擺放在麵條上,撒上蔥末即可。
功效:芝麻醬中的含鈣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 吃10克芝麻醬相當於吃30克豆腐或140克的大白菜所含的鈣,
3紫菜腐竹湯
食材:黃瓜、腐竹、紫菜、薑、胡椒粉、鹽。
做法
1腐竹提前用水泡開, 洗淨。
2鍋里加一點點油燒熱後煸香薑片, 加入腐竹炒十幾秒, 加水燒開。
3加入鹽、紫菜攪勻關火, 再撒入胡椒粉即可。
功效:腐竹是富含鈣的豆製品之一, 而紫菜被稱為“鎂元素的寶庫”, 鈣含量也較高, 每100克紫菜鈣含量為264毫克。 當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 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 所以用紫菜和腐竹打湯可以補鈣健骨。
4溜小油菜
食材:小油菜、鹽、醬油、醋、水澱粉、薑、蔥、花椒油。
做法
1將小油菜清洗乾淨, 切段裝盤待用, 熱鍋放油, 爆香蔥薑末。
2倒入小油菜煸炒,
3翻炒均勻後, 用水澱粉勾芡, 淋入花椒油, 出鍋, 裝盤即可。
功效:小油菜鈣的含量超過了同樣重量的牛奶。 而醋有利於鈣從不溶狀態變成可溶狀態, 促進鈣的吸收利用。 此外, 小油菜中還含有大量有助於鈣吸收的礦物質和維生素K。
5黃豆燉豬蹄
食材:黃豆、豬蹄、蔥、薑、八角、糖、鹽、雞精。
做法
1黃豆提前浸泡半天。 油熱時下生薑片、蔥段, 八角, 豬蹄爆炒, 然後加醬油, 料酒翻炒。
2加水沒過豬蹄, 大火燒開。 然後轉小火, 燒20分鐘。
3加入黃豆大火燒開, 加糖、鹽。 轉小火慢慢煲, 到豬蹄燉爛, 放入蔥花即可。
功效:黃豆鈣含量豐富, 豬蹄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 可以作為鈣沉積的骨架, 從而更有利於黃豆中鈣的吸收。
結語: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吃這五種家常菜或比吃鈣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