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面對寶寶發燒家長怎麼做 寶寶發燒的三大因素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 家長使用酒精退燒法導致幼兒死亡, 那麼寶寶發燒怎麼處理?寶寶發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很多的疾病都可能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如感冒, 腹瀉等都可能會導致發燒的出現。 那麼寶寶發燒怎麼處理呢?

啥樣的發燒孩子可在家護理?

“每個孩子的正常體溫存在個體差異, 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幼兒, 極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徐潤華告訴記者:“首先, 我們需要對孩子的正常體溫有一個瞭解。 一般正常小兒的體溫為36℃—37、5℃, 超過37、5℃就是發熱。 37、5℃—38℃之間為低熱, 38℃—39℃為中等熱, 39℃以上為高熱。 ”低熱和中等熱的孩子通常可以在家護理,

但即便是低熱, 時間超過3天, 也要及時去醫院。 如果是高熱, 則要立即去看醫生, 經過診斷後才可回家護理。

寶寶發燒吃什麼藥

一般來說, 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 可以不用退熱藥, 最好是多喝開水, 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 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 若是體溫超過38.5℃時, 可以服用退熱藥, 但必須在兒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感冒常會發燒2天-4天, 其間體溫會發生波動, 如果精神狀態好, 進食、睡眠正常則家長不必太擔心。 但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甚至抽搐等, 應儘快就診。 普通的感冒發燒多半由病毒引起, 主要是對症治療, 不應濫用抗生素和消炎藥。

酒精退熱不能濫用

寶寶出現發熱症狀時,

家長也可以配合藥物治療作一些物理降溫, 但要注意方法。 有些家長認為選用酒精或冷水擦浴可以起到迅速退熱的作用, 實際上當孩子發熱時, 皮膚的血管擴張, 體溫與冷水的溫差較大, 會引起嬰幼兒的血管強烈收縮, 引起嬰幼兒畏寒、渾身發抖等不適症狀, 甚至加重嬰幼兒的缺氧出現低氧血症。 假如用酒精的濃度過高, 如用95%的濃度, 也不能起到退熱作用, 而且有可能造成嬰幼兒皮膚脫水, 加重病情。

物理降溫方法的療效不佳時, 可在醫生指導下, 選用適當的退熱藥。 另外, 在治療過程中, 家長不必過於心急。 許多家長一看到小孩發熱恨不得用退熱藥物快速退溫, 但其實降溫過快並不表示有病情的好轉, 若是應用不當,

還可以引起嬰幼兒大汗淋漓, 出現虛脫反應。

應對寶寶發熱常見處理辦法

1、物理降溫退熱因物理降溫無任何副作用, 且使用較為方便, 可在家庭中應用。 可以選用冰枕、頭部冷敷等方法來退熱, 可冷敷腋下或腹股溝部位, 但注意不能太冰。 還可選用溫水浴15~20分鐘, 水溫37℃一38℃(手放入水中感覺不冷也不熱), 或根據體溫情況延長時間, 做完後擦乾全身。 但有些人認為冷敷及溫水浴違反了生理機制, 不主張使用。

2、發熱時, 要適當保暖在發熱初期, 寶寶會畏寒、打寒戰, 可以適當保暖。 但是切忌過度保暖, 特別是小寶寶, 要防止保暖過度導致“捂熱綜合征”。

3、退熱時, 要讓熱氣跑掉當體溫上升後, 要及時降溫防止發生高熱驚厥, 應減少衣服或棉被,

讓熱氣跑掉。 退熱時會出汗, 要及時擦汗, 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 不要讓寶寶對著風口或電扇吹, 以免著涼。

4、補充水分發熱時, 體內水分容易流失, 必須要多補充水分。 多喝水

不但有利於降溫, 而且有助於細菌毒素的排泄。 可讓寶寶喝溫開水或溫的牛奶、米湯等, 也可給寶寶喝鮮果汁等, 並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餵食。

5、發熱時寶寶的飲食:發熱時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多, 而消化功能減退, 如果寶寶能喝下母乳或牛奶的話, 則不用太擔心。 寶寶宜進食清淡且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以減少胃腸道的負擔。 鼓勵寶寶多吃水果、蔬菜, 少食多餐。 最好給予湯麵、粥類等水分較多的飲食, 不要強迫他們吃不想吃的食物, 也不要讓他們吃得太飽,

以免引起嘔吐或腹部不適。

6、高熱時, 可使用退熱藥當寶寶持續高熱時, 會睡不著, 吃不下, 一味不用退熱藥對身體不好。 若體溫在38.5℃以上、寶寶感覺難受時, 可使用退熱藥。 使用完退熱藥, 經過半小時後, 體溫若下降約0.5℃, 則表示有效果。 退熱藥物是對症治療藥物, 主要是退熱作用, 一旦發熱消退, 就無須再用退熱藥。 但要瞭解退熱藥並不是治病的藥物, 也無法讓體溫降至正常。

瞭解孩子發熱時候的處理方法很重要, 還要知道容易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 那麼, 哪些因素會導致孩子發燒?

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 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外在因素:

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 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的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只為退燒而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因此,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只為退燒而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因此,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