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抑鬱症、焦慮症等各種心理疾病的高發季節。 春季心理疾病高發的原因有多種, “一年之計在於春”, 新的一年大家對自己都有很高的期望值, 希望能改變去年的一些不滿意的狀況。 特別是去年以來, 受大經濟環境的影響, 許多人工作、生活、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增加了;南方的春天多雨、潮濕, 氣壓比較低, 人容易感到壓抑;春困、失眠等睡眠障礙, 導致許多人白天精神不振等。 碰到以上這些情況, 一般人都能很快調整過來, 但一些性格比較內向、孤僻、多愁善感或追求完美的人, 容易因為這些感到悲觀,
要改變這些心理狀態, 柯東龍教給大家六個“小藥方”:
1、天氣好的時候, 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曬曬太陽, 心情會愉悅很多。
2、鬱悶、不開心的時候, 多找朋友聊聊天, 將困惑的事情傾訴出來。
3、注意休息,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這樣處理起事情來更得心應手, 增強滿足感和成就感。
4、學會接受現實, 以寬容、平靜的心態對待每一天, 積累下每一天的快樂, 就會天天快樂。
5、適當降低期望值, 特別是凡事追求完美的人。 制定了目標之後, 可以將大目標分割成幾個小目標, 再一一實現。
6、一旦出現負面情緒, 不要恐慌, 可以吃巧克力等自己喜歡的零食,總之, 要防治春季鬱悶, 要做到:多曬太陽, 多運動, 多聊天。
春季到來, 幾乎人人都迫不及待地走到戶外。 但此時, 人們往往只注意運動服、運動鞋的選擇, 而忽略了襪子對出行的影響。
出遊要穿雙厚襪子。 出遊時, 難免會爬山、走長路, 而且郊外的路一般都凹凸不平, 如果穿薄襪、絲襪或者光腳穿鞋, 都容易因腳部出汗而腳底打滑。 另外, 運動鞋的鞋幫和鞋腰通常比較硬, 如果穿薄襪子, 就會使腳踝失去保護, 在走陡坡或石子路時, 極易扭傷腳踝, 尤其女性更為常見。
此外, 陸一帆還指出, 人的腳底皮膚比較細嫩, 薄襪子,
就質地來說, 建議最好選擇比較厚實的純棉線襪子或腳底比較厚的薄毛巾襪都可以, 因為它們的透
氣性較強, 可以吸汗, 也不會導致腳底打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