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膽道疾病患者要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膽道疾病患者要注意什麼?膽道系統疾病的種類非常多且非常常見, 膽結石、膽囊炎等都屬於這類疾病。 那麼日常養生過程中, 膽道疾病患者要注意什麼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詳細介紹。

1、無論膽結石是否引起了疼痛, 只要結石直徑大於2cm就需要手術, 充滿型結石也需要手術。

2、有些膽結石患者前期會出現腹痛、高熱等症狀, 得了膽石症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諮詢醫生。 是否是膽道疾病引起的疼痛, 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症狀, 以及腹部超聲, CT等檢查來判斷, 必要時行胃鏡檢查。

3、急性膽囊炎1-2周可康復。 而慢性膽囊炎的病變是終生的, 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好, 最好進行手術, 可以用腹腔鏡手術。

4、日常生活中應當清淡飲食, 因為吃的過於油膩可以使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 形成結晶, 從而誘發膽囊炎。 護膽英雄包括:蘿蔔、金橘、山楂、刀豆、大白菜、芹菜、冬瓜、綠豆等。

5、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按時起居, 膽道疾病患者可以運動, 但需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

6、清淡飲食, 避免高脂肪餐, 忌食肥甘厚膩、生冷、辛辣。 三餐規律, 避免夜宵, 多進食高纖維素食物。 要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的攝入量, 對油膩、肉類等儘量不食。 警惕容易誘發膽結石的食物, 避免大魚大肉, 如高脂肪餐, 肥肉、生冷、厚膩的食物。

7、要學會釋放壓力, 因為壓力太大,

人體的免疫機能下降, 再有其它致病因素下就容易引起膽囊炎加重。

8、在平時的生活中要養成勤飲水的習慣, 不要等口渴的時候在飲水, 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為宜。 尤其是在春夏季天氣乾燥、炎熱的時候更要多飲水。

9、膽囊疾病急性期應禁食, 使膽囊休息。 疼痛緩解後, 可食清淡流質飲食, 如米湯、豆漿、果汁、果凍、杏仁茶、藕粉等。

10、禁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鹹鴨蛋、松花蛋、魚子、蟹黃等。 可進食魚類、蛋清、瘦肉、豆製品等。

11、魚、蝦、瘦肉、兔肉、雞肉、豆腐及少油的豆製品都是高蛋白和低脂肪食物, 每日蛋白質供應量為80~100克。

12、選擇富含維生素、鈣、鐵、鉀等的各種綠葉蔬菜、水果以及粗糧。 如菠菜、白菜、油菜、菜花、甜椒、芥菜、香菇、黑木耳、南瓜、大棗、柳丁、獼猴桃等。

13、膽囊疾患者應少量多餐, 忌暴飲暴食, 特別強調的是要吃早餐, 有研究顯示: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膽石症。 病情較重時可2~3小時進餐一次, 以刺激膽汁的分泌。

14、烹調時宜採用煮、鹵、蒸、燴、燉、燜等, 而忌用溜、炸、煎等方法。 因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物, 可刺激腸道, 引起膽道痙攣急性發作, 影響膽汁的引流而促發膽石形成。 烹調時應禁用濃烈的調味品, 如一切酒類、辣椒、咖喱、芥末、咖啡等。

15、急性發作期, 應臥床休息。 術後3天可坐起或下床活動, 但不可把引流袋提得過高, 以免膽汁倒流進膽道, 增加感染的機會。

16、術後如大便不成形或腹瀉者, 注意調整飲食, 一般術後一個月此症狀會慢慢消失。

17、帶“T”管的患者應妥善固定,

防止滑脫、扭曲。 每天觀察並記錄引流袋中的膽汁顏色。 如在術後不久膽汁突然減少甚至完全沒有膽汁流出, 則可能有引流管受壓、堵塞或部分滑出。 若“T”管引流的膽汁量突然增加, 應疑有膽道下端堵塞的可能。 患者避免盆浴, 淋浴時注意保護好留置管外端。

18、術後7—8天起, 可把引流管逐日抬高一些, 以減少膽汁流出量。 幾天後如果沒有不舒服。 可在飯前夾管2—3小時, 並逐日延長夾管時間, 直至術後第10—12天全天夾管為止。

19、按時服藥, 定時門診對於有膽道殘餘結石的病人按時服藥, 一旦出現腹痛、發熱、黃疸等及時就診。

膽道疾病患者要注意什麼,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內容, 供參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