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圍性面癱時有哪些電診斷方法?

⑴感覺-直流電刺激:用高頻間斷電流刺激神經幹或用持續電流直接刺激肌肉。 面神經損傷後第2、3天, 神經對兩種電流刺激反應均有暫時增高性;隨後迅速減弱, 第3、4天后可完全消失, 有時兩周後才完全消失。 如肌肉對感應電流反應消失, 而對直流電刺激反應增加表示神經有退變產生, 只要感應電反應存在, 多表示神經損傷不重;如直流電反應逐漸減弱直至消失 , 則表示面肌發生萎縮, 即無手術指征。 因電刺激不能定量測試, 而且, 誤差很大, 現很少應用。 但在醫療條件較差情況下, 利用理療儀或針麻儀中的電極進行測試,

仍不失為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⑵神經興奮性試驗(NET):用面神經刺激儀每秒一次方波1ms刺激莖乳孔以下面神經主幹, 測得兩側面神經最小的刺激閾, 進行對比。 如兩側相差2~3.5mA時, 即示神經有變性, 為手術指征。 此實驗對不完全性面癱和三天內的完全性面癱無實用價值。 為避免出現假陰性, 可採用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刺激強度, 即最大刺激試驗, 能使整個殘留的神經纖維都興奮, 並和健側對比。 這是一種定量的測驗, 能正確地反應出神經變性的程度。 一般面癱後十天, 電反應陽性者88%可以完全恢復, 十天內反應減弱者73%可完全恢復, 如十天內無反應者則不能恢復。 故應每日測試, 一旦發現反應減弱即應進行手術,

如完全無反應時, 即失去手術指征。 但此試驗常有假陽性現象, 可靠性僅為80%。

⑶神經電圖(ENoG):用雙極電刺激莖乳孔處面神經支, 和最大刺激試驗相似, 記錄其誘發總合電位以比較兩側差別, 即為神經變性的百分率, 這是目前最好的客觀定量測試。 若在兩周內, 變性達到90%以上時, 即視為不完全恢復的臨界數值, 是手術指征的參數。 因該試驗不能鑒別損害的程度是軸索崩解還是神經崩解, 只能用以評估神經有無恢復的可能。

⑷肌電圖:用針電極插入面肌內記錄其動作電位, 如神經切斷後, 肌肉失去收縮能力, 動作電位即告消失, 軸索完全阻斷後12天, 電流活動全部消失, 即出現自發的持續纖維顫動電位, 表示神經已退行性變;如纖顫和運動單位電位均消失時,

則表示肌肉全部纖維化, 已無手術適應症。 因肌電圖在面癱後14天內記錄不出去神經電位, 但對晚期就診患者卻能在臨床表現面肌活動之前, 查到神經再支配現象的多相再生電位, 說明神經在恢復, 可以繼續觀察。

⑸傳導速度試驗(Conductive Velocity test):其正常潛伏期平均值是2~5ms。 如神經病變為傳導阻滯, 則潛伏期仍在正常範圍之內(〈4ms)若為部分神經變性, 則潛伏期明顯延長, 但神經興奮性並不消失;若神經已全部變性, 則示波器所示的肌肉反應將於2~3 d開始減弱, 5~6d全部消失(Gibb, 1772)。 測驗時必須兩側對比。

在判斷早期面癱的預後中, 神經興奮性測驗比強度時間曲線或傳導速度試驗等較有價值(Sh ambaugh及Olemis, 1973)。 鑒於有些興奮性明顯減退的病例也可獲得完全恢復,

判斷癱瘓的預後不可全靠這些測驗, 應同時根據起病的快慢, 病程長短, 肌肉有無張力, 癱瘓的程度情況來決定。 起病緩, 病程短, 肌肉張力保持(即靜止時兩側面部對稱)和非完全性癱瘓者, 預後一般良好。

⑹其他:Mizukosni等根據瞬目時眼球伴隨運動, 利用眼震電圖儀記錄瞬目時眼球的垂直運動, 經電腦處理, 算出眼球運動的幅度或速度, 進而求出瞬目指數(為A-B/A+B×100%, A、B為兩眼垂直運動的速度或振幅)。 瞬目反射檢查對預後的評估比ENoG和NET更有價值。

肌電圖應和神經興奮試驗、神經電圖等配合使用。 如興奮試驗和神經電圖顯示神經有嚴重損傷, 但肌電圖卻查出有自主活動的動作電位, 說明神經可以恢復, 預後良好;又如神經損傷後肌電圖無反應,
但其感應電和直流電反應良好, 亦說明損傷不重不需要手術。 可見, 電檢查中各有其優缺點和局限性, 必須進行多次反復檢查, 全面綜合分析方能診斷出損傷的部位和性質。 近年來, 已將神經電圖用於術中監護, 可直接刺激暴露的神經幹, 在損害的部位上方刺激則面肌無反應電位, 借此能客觀地測試出損害的確切節段。 通過上述定位定性檢查後, 基本上可確定損害的部位和程度, 能提示手術的最佳時限。 一般神經退變達90%以上即有手術指征, 早在傷後6天內, 晚在傷後兩個月。 常用的面神經減壓術旨在開放壓迫的神經骨管, 切開鞘膜, 減輕神經水腫, 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使變性的軸索能儘早恢復, 使未變性的神經不再退變。因此,手術應根據病變的範圍,有針對性地進行減壓、吻合和神經移植。近年來,對耳帶狀皰疹和貝爾氏面癱的全程減壓術尚有爭議,理想的是,能在術中用神經電圖由垂直段到內聽道底測試真正的損害部位,進行卓有成效的手術治療。 使未變性的神經不再退變。因此,手術應根據病變的範圍,有針對性地進行減壓、吻合和神經移植。近年來,對耳帶狀皰疹和貝爾氏面癱的全程減壓術尚有爭議,理想的是,能在術中用神經電圖由垂直段到內聽道底測試真正的損害部位,進行卓有成效的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