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期抑鬱障礙診斷

老年期抑鬱障礙是指首發於老年期, 以持久的抑鬱心境為主要臨床相的一種精神障礙。 臨床特徵以情緒低落、焦慮、遲滯和繁多的軀體不適症狀為主。 精神障礙不能歸因於軀體疾病或腦器質性病變。 一般病程較長, 具有緩解和復發傾向, 部分病例預後不良。

在19世紀和本世紀初, 精神病學界普遍認為老年期首次發病的抑鬱障礙是原發腦退行性病變的早期臨床表現。 1921年, Kraepelin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抑鬱症的發病有增加的趨勢。 本世紀40年代的神經解剖研究提示老年期初發的抑鬱障礙並無大腦病理變化。

Roth(1955)經多年追蹤觀察證明絕大多數老年情感障礙病人未發展為癡呆。 此後, Kay(1959)和Post(1962)以及其他作者相繼報導老年期首次發病的抑鬱患者不以退行性腦病為結局, 也與腦血管疾病無關。 自50年代以後, 老年期首次發病的抑鬱障礙是一種非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觀點陸續被精神科醫生廣泛接受。

近20年來, 國外學者發現單相抑鬱障礙的發病年齡呈雙峰分佈, 50歲以後為另一發病高峰期。 在全部老年情感障礙病人中, 老年期首次發病的抑鬱障礙達40% 至50%以上, 而雙相障礙則十分罕見。 隨著精神病學科的發展, 許多作者以長期臨床觀察為基礎, 結合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研究, 發現老年期與青壯年期發病的單相抑鬱障礙存在著眾多不同之處,

認為老年期抑鬱障礙可能是情感障礙的一個亞型, 並建議命名為晚發性抑鬱(Late-onset depression)。 但是, 也有作者認為老年期和青壯年期發病的抑鬱障礙在病因學和臨床現象學方面沒有明顯差別。 目前, 國內有關老年期抑鬱障礙的研究不多, 國外報導也不統一, 尚存在諸多爭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