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間質性肺疾病

間質性肺疾病(ILD)是以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病變, 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線胸片彌漫性浸潤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為臨床表現的不同種類疾病群構成的臨床-病理實體的總稱。

間質性肺疾病病譜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具有多層含義, 即病因學的多源性;發生或發病學的異質性;病種或表現型的多樣性以及臨床症狀的異因同效的相似性。 從異質角度的分類看, 間質性肺疾病病理組織學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腫、組織細胞或類淋巴細胞增殖。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為肺泡炎,其病理異質性變化表現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脫屑型間質性肺炎(DIP)/呼吸性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病(RBILD)和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纖維化(NSIP/fibrosis)。

此分類是由Katzenstein等(1998年)在Liebow(1970年)UIP、DIP、雙側性間質性肺炎(BIP)、淋巴細胞間質性肺炎(LIP)和巨細胞間質性肺炎(GIP)分類基礎上經修正後提出的新分類。 Liebow原分類(1970年)中的BIP現已公認即為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並機化性肺炎(BOOP)。 LIP與免疫缺陷有關, GIP與硬金屬有關,已不屬於IPF分類範疇。 Katzenstein在新分類中指出DIP命名不當而應採用RBILD。 UIP屬IPF的原型, 多見於老年人, 激素療效不佳, 而RBILD和NSIP患者年齡較低, 對糖皮質激素有療效反應, 預後良好。

發病機制

間質性肺疾病確切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假設間質性肺疾病的演變過程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即啟動階段、進展階段和結局階段。

啟動間質性肺疾病的致病因數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 已知的抗原吸入如無機粉塵與石棉肺、塵肺相關, 有機粉塵與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相關等, 而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和結節病等的特異性抗原尚不清楚。

一旦暴露和接觸了最初的致病因數, 則產生一個複雜的炎症過程——肺泡炎, 這是間質性肺疾病發病的中心環節, 肺泡炎的性質決定著肺損傷的類型、修復程度及纖維化形成等。 炎性及免疫細胞的活化, 不僅釋放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質, 直接損傷I型肺泡上皮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 還釋放蛋白酶等直接損傷間質、膠原組織和基底膜等。 同時釋放各種炎性介質, 已發現的包括單核因數(monokines)、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血小板衍化生長因數(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纖維連接蛋白(fibronectin , FN)、胰島素樣生長因數-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間葉生長因數(mesenchymal growth factor , MGF)、轉化生長因數-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及γ-干擾素(INF-γ)等, 如研究發現, 礦工塵肺(pneumoconiosis)支氣管肺泡灌洗中抗氧化酶、IL-1、 IL-6、 腫瘤壞死因數(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 TGF及FN等明顯增加, 其脂質過氧化水準增加, 表明塵肺的發生和發展與氧化應激和細胞因數、生長介質的上調有關。 這些細胞因數在間質性肺疾病發病中的生物活性及作用尚未完全闡明, 但其繼發性和(或)回饋性作用於炎性、免疫細胞, 對肺泡炎症反應的放大和減弱起調節作用。 若肺泡炎屬自限性, 或病變輕微且在肺實質嚴重破壞前得到有效治療, 則肺泡炎能得到控制, 肺泡及小氣道的結構可得以重建和恢復正常,
肺功能免遭進一步損害和恢復。

研究發現, 細胞粘合素(tenascin)表達於新發生損害局部, 包括腔內和疏鬆的纖維囊泡, 分佈于再生的II型肺泡細胞之內或其下, 肌纖維母細胞細胞粘合素mRNA表達比II型肺泡細胞更強, 在化生性支氣管上皮和肺泡巨噬細胞也存在弱的細胞粘合素 mRNA表達, 表明細胞粘合素在早期纖維素性損害中合成活躍, 肌纖維母細胞是引起纖維素合成的重要來源。

若炎症廣泛和損傷嚴重, 肺泡壁中成纖維細胞聚集和增殖, 膠原組織增生、修復紊亂並沉積, 肺泡壁增厚, 瘢痕和纖維化形成, 這種受損的肺泡壁將難以修復和恢復。

這個“致病因數-肺泡炎-纖維化”的假設過程, 也類似於肺氣腫、急性肺損傷或ARDS的發病機制,

但仍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根本因素決定了一個致病因數導致最終結局性病種的取向。

病理學

總體而言, 間質性肺疾病具有兩個主要的病理過程, 一是肺泡壁和肺泡腔的炎症過程, 二是肺間質的瘢痕形成和纖維化過程, 隨特定病因和病程長短不同, 其炎症和纖維化的比重有所不同, 但兩個過程在大部分間質性肺疾病都會相繼和(或)同時出現。 間質性肺疾病的病理形態學改變也視病程的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 急性期往往以損傷和炎症病變為主, 慢性期往往以纖維化病變為主。

參與炎症病變的細胞包括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細胞和漿細胞等, 特定病因所致間質性肺疾病的浸潤細胞可能以其中一種或多種細胞為優勢並起主導作用。 可區分為兩種病理類型,中性粒細胞型肺泡炎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型,以中性粒細胞起主導作用,屬本型的病變包括IPF、膠原血管病伴肺部病變、石棉肺和組織細胞增多症-X等非肉芽腫性肺泡炎;淋巴細胞型肺泡炎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型,以淋巴細胞起主導作用,屬本型病變的包括結節病、過敏性肺泡炎和鈹中毒等肉芽腫性肺泡炎。

作為某些間質性肺疾病特徵性病理改變的肉芽腫,其實質是上皮樣細胞(epithelioid histiocytes)的局部聚集,伴有T-淋巴細胞的浸潤和包繞,典型的肉芽腫內或周圍可見多核巨細胞存在,這是由多個吞噬細胞融合形成的胞漿豐富且多核的單一大細胞。

肺間質纖維化是間質性肺疾病一個結局性或終末期病理改變,以成纖維細胞的聚集和膠原沉積為特徵,其纖維化的程度視特定病種和病程進展而不同。若病程較長且形成顯著的肺間質纖維化時,常喪失早期肺泡炎病變的某些特徵,如肉芽腫性間質性肺疾病的晚期常形成大量纖維化,此時難以鑒別其特定病因和病種。終末期肺表現為顯著的肺部扭曲變形、瘢痕形成及囊腔形成,且交替分佈形成所謂的蜂窩肺。

作為病因未明間質性肺疾病的代表性疾病IPF,對其病理學分類曾存在著爭論和認識混亂,1998年Katzenstein提出了IPF的新4類分法:普通性間質性肺炎(UIP)、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急性間質性肺炎(AIP)和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最近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達成共識,認為IPF是與UIP相一致的病理類型或者說IPF應特指UIP病例。其主要組織病理學特徵包括主要累及胸膜下肺組織的不均勻且分佈多變的間質炎症、纖維化及蜂窩樣改變,與正常肺組織呈交替分佈。間質炎症通常呈斑片狀,由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造成的肺泡間隔浸潤所組成,並伴有II型上皮細胞的增生。纖維帶主要由稠密的膠原和散在的成纖維細胞灶組成。蜂窩樣改變區域是由囊性纖維氣腔組成,常為支氣管內皮細胞所劃線分離並充滿了黏蛋白。在纖維化和蜂窩樣改變區域內可見平滑肌增生,疾病加重期可顯示UIP和彌漫性肺泡損傷的混合性改變。免疫組化測定顯示UIP肺組織中中性粒細胞源性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達增加,MMP-9活性與BALF中中性粒細胞增加顯著相關,通過IV型膠原溶解活性促進肺結構重塑,與疾病預後有關。

各種間質性肺疾病的病理形態學和病程急緩可有所不同,但病理生理學改變卻有相似之處,主要包括:1、肺順應性降低;2、肺容量減少,主要測定指標為肺總量(TLC),肺活量(VC)、功能殘氣量(FRC)和殘氣量(RV)降低;3、彌散功能障礙,除病變引起彌散間距增加外,更主要原因是交換介面的蛋白成分破壞和表面積減少;4、小氣道功能異常,主要是因為病變累及小氣道和(或)細支氣管腔致變形、狹窄,出現通氣-灌注(V/Q)比例失調;5、氣體交換紊亂,以低氧血症為主,尤其是以運動負荷後加重為特徵,而無CO2儲留或有低碳酸血症;6、肺動脈高壓,其病理基礎是肺泡壁和肺血管的炎症和(或)纖維化損傷,低氧血症和肺小血管管腔閉塞是主要促進因素。

診斷

一、 病史、職業史

間質性肺疾病中約1/3致病原因已明確,其中以職業環境接觸外源性

抗原占相當比重,所以病史、職業史可能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要詳細收集職業、愛好、用藥等過去史資料。

二、 臨床表現

多為隱襲性發病,漸進性加重的勞力性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症狀,通常伴有乾咳、易疲勞感。主要體征為淺快呼吸、以雙下肺為著的爆裂音、唇指紫紺及杵狀指(趾),晚期可出現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厚,常死於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

三、 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片的早期異常徵象有磨玻璃樣陰影、肺紋理增多,常易被忽視。病變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廣泛網格影、網狀結節影、結節狀影等,晚期呈蜂窩肺樣改變,病變常累及兩側肺野。

電腦體層掃描(CT),尤其是高解析度薄層CT(HRCT)有

助於分析肺部病變的性質、分佈及嚴重程度,還可 可區分為兩種病理類型,中性粒細胞型肺泡炎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型,以中性粒細胞起主導作用,屬本型的病變包括IPF、膠原血管病伴肺部病變、石棉肺和組織細胞增多症-X等非肉芽腫性肺泡炎;淋巴細胞型肺泡炎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型,以淋巴細胞起主導作用,屬本型病變的包括結節病、過敏性肺泡炎和鈹中毒等肉芽腫性肺泡炎。

作為某些間質性肺疾病特徵性病理改變的肉芽腫,其實質是上皮樣細胞(epithelioid histiocytes)的局部聚集,伴有T-淋巴細胞的浸潤和包繞,典型的肉芽腫內或周圍可見多核巨細胞存在,這是由多個吞噬細胞融合形成的胞漿豐富且多核的單一大細胞。

肺間質纖維化是間質性肺疾病一個結局性或終末期病理改變,以成纖維細胞的聚集和膠原沉積為特徵,其纖維化的程度視特定病種和病程進展而不同。若病程較長且形成顯著的肺間質纖維化時,常喪失早期肺泡炎病變的某些特徵,如肉芽腫性間質性肺疾病的晚期常形成大量纖維化,此時難以鑒別其特定病因和病種。終末期肺表現為顯著的肺部扭曲變形、瘢痕形成及囊腔形成,且交替分佈形成所謂的蜂窩肺。

作為病因未明間質性肺疾病的代表性疾病IPF,對其病理學分類曾存在著爭論和認識混亂,1998年Katzenstein提出了IPF的新4類分法:普通性間質性肺炎(UIP)、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急性間質性肺炎(AIP)和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最近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達成共識,認為IPF是與UIP相一致的病理類型或者說IPF應特指UIP病例。其主要組織病理學特徵包括主要累及胸膜下肺組織的不均勻且分佈多變的間質炎症、纖維化及蜂窩樣改變,與正常肺組織呈交替分佈。間質炎症通常呈斑片狀,由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造成的肺泡間隔浸潤所組成,並伴有II型上皮細胞的增生。纖維帶主要由稠密的膠原和散在的成纖維細胞灶組成。蜂窩樣改變區域是由囊性纖維氣腔組成,常為支氣管內皮細胞所劃線分離並充滿了黏蛋白。在纖維化和蜂窩樣改變區域內可見平滑肌增生,疾病加重期可顯示UIP和彌漫性肺泡損傷的混合性改變。免疫組化測定顯示UIP肺組織中中性粒細胞源性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達增加,MMP-9活性與BALF中中性粒細胞增加顯著相關,通過IV型膠原溶解活性促進肺結構重塑,與疾病預後有關。

各種間質性肺疾病的病理形態學和病程急緩可有所不同,但病理生理學改變卻有相似之處,主要包括:1、肺順應性降低;2、肺容量減少,主要測定指標為肺總量(TLC),肺活量(VC)、功能殘氣量(FRC)和殘氣量(RV)降低;3、彌散功能障礙,除病變引起彌散間距增加外,更主要原因是交換介面的蛋白成分破壞和表面積減少;4、小氣道功能異常,主要是因為病變累及小氣道和(或)細支氣管腔致變形、狹窄,出現通氣-灌注(V/Q)比例失調;5、氣體交換紊亂,以低氧血症為主,尤其是以運動負荷後加重為特徵,而無CO2儲留或有低碳酸血症;6、肺動脈高壓,其病理基礎是肺泡壁和肺血管的炎症和(或)纖維化損傷,低氧血症和肺小血管管腔閉塞是主要促進因素。

診斷

一、 病史、職業史

間質性肺疾病中約1/3致病原因已明確,其中以職業環境接觸外源性

抗原占相當比重,所以病史、職業史可能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要詳細收集職業、愛好、用藥等過去史資料。

二、 臨床表現

多為隱襲性發病,漸進性加重的勞力性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症狀,通常伴有乾咳、易疲勞感。主要體征為淺快呼吸、以雙下肺為著的爆裂音、唇指紫紺及杵狀指(趾),晚期可出現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厚,常死於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

三、 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片的早期異常徵象有磨玻璃樣陰影、肺紋理增多,常易被忽視。病變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廣泛網格影、網狀結節影、結節狀影等,晚期呈蜂窩肺樣改變,病變常累及兩側肺野。

電腦體層掃描(CT),尤其是高解析度薄層CT(HRCT)有

助於分析肺部病變的性質、分佈及嚴重程度,還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