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的身法四大要領

吳式太極拳是許多中老年人都非常喜愛的太極拳之一, 練習吳式太極拳對身法有一定的要求, 掌握好身法才能更好的練習吳式太極拳。 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吳式太極拳的身法要領吧!

吳式太極拳的身法四大要領

練習吳式太極拳對於我們現代人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僅能起到健身和防身, 而且還能排空思想雜念, 靜心修煉, 有利修身養性。

思想要高度集中, 不能有雜念。 人的思維是複雜的, 要使中樞神經高度集中, 實在不易。 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儘量做得正確上。

換句話說, 就是動中求靜, 這樣比較容易見效。 久而久之, 即可“由著熟漸悟懂勁, 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境界。

靜是太極拳最大的特點, 時常靜心修煉太極拳能起到非常好的緩解疲勞的作用, 對於練習者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

太極拳中的“輕”, 不能單純以用力大小的程度來衡量。 輕是相對重而言的。 太極經中說:“左重側左虛, 右重側右虛。 ”輕就是不能用“爆發力”, 其次是避免雙重。

“輕”也可以解釋為柔, “極柔軟然後極堅剛”, 這就是說輕是有力不用。 所以說“似松非松將 展末展”為“太極勁”。 懂得這個勁, 則是練太極拳的最高階段。 只有在長期鍛煉中“默識揣摩”, 才能“從心所欲”。

練習吳式太極拳最重要的是靈活。

靈是神足, 而神為一身主宰, 神充氣足, 自然舉止靈活。

學習吳式太極拳要輕靈變化、圓活自如, 應該注意四項的特點, 在實戰中, 巧用剛柔相濟、快慢結合、前後相連。

“頓”是暫停, “挫”是轉折。 在練習快拳中, “中定勁”即“頓”的表現, 跳躍的動作是“挫”的應用。

剛勁用於堅強的發勁, 柔則用於溫和的動作, 即剛勁後繼之溫和。 轉換動作要快, 所謂快中有轉換, 慢裡有舒展。

功架要大, 整套拳架在開始時要大方前行, 收勢要安靜, 不可馬虎, 這就是前後相連, 也就是說吳式太極拳也需要一氣完成。

即認真的意思。 練習太極拳要切切實實地下功夫, 不可草率行事, 無論哪個招式, 都要做到準確。

虛實要分清楚, 動作避免欠缺,

立身須中立安舒, 發勁須沉著松靜, 揖除雜念, 即可落實功夫的真諦矣。

吳式太極拳的素質

一、虛心

虛心使人進步, 驕傲使人落後, 是一條不變的真理, 學拳心須虛心, 力戒驕傲, 學一點東西必須以不自滿開始, 學而不厭, 先下苦功虛心受教, 把基礎練扎實後才能集之大成為人師表, 要放下高貴的身份從點滴做起, 沒有學不會的, 學而知之, 再聰明的人。 悟性再好的人更應該要努力學習的, 天下沒有不學就會的天才人, 只不過認真的人稍為快一點而已, 實踐才能出真知。

二、決心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新人, 下定決心不怕吃苦, 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好的東西是難了點, 可以說萬事開頭難,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後, 就要不遺餘力地去做好,

當你踏破門砍過了第一關後就比較容易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功夫。 只要認識了學習對養生保健的重要性, 對工作和學習乃至前途都有重大的影響力, 當你在學習中收到一點體會和效果時, 你就會為了自己的健康, 為了家庭的幸福下定決心, 不怕困難, 不惜一切的去學習去實踐。

三、耐心

吳式太極拳博大精深, 包羅萬象。 大無邊界, 無微不至, 運做時驚濤駭浪, 萬馬奔騰, 嫺靜時如巍巍山嶽, 予無聲處現真情。 只有細心捉摸, 耐心的去追求, 思考, 用拳理去指導, 做好深入淺出, 孜孜不倦的追求, 百折不繞的實踐才能集小為大成, 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是學者必居的耐心, 有鐵杵磨成針的毅力才有滴水穿石收效。

四、信心

樹立信心, 是為了立身處事之本, 要膽大心細, 敢做敢為, 膽大即敢想敢幹, 只有敢幹才能取勝, 必勝的信心是學者必居之要點。 學不可驕傲也不可自卑, 不卑不亢乃君子風度。 相信自己能夠學會, 能夠學好, 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收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